摘要:我们于1984年9月重返大国,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就读。对于曾经好几年时间,都在这间大学附中上学的我们而言,北京外国语大学无疑就是我们的母校。结果再次回到母校,虽然一切都很熟悉,但是这段时间的变化所造成的冲击,让我的头脑混乱不已。大国变得让我认不出来了。
我们于1984年9月重返大国,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就读。对于曾经好几年时间,都在这间大学附中上学的我们而言,北京外国语大学无疑就是我们的母校。结果再次回到母校,虽然一切都很熟悉,但是这段时间的变化所造成的冲击,让我的头脑混乱不已。大国变得让我认不出来了。
初到大国读中学是1976年,重返大国是1984年,这几年的变化叫做,改革开放。
街道变得熙熙攘攘,完全不像一个红色国家。电影院和电视内播放的电影或连续剧,不是美国的就是日本的。大学课程的焦点,也全都在配合美国的旋律,美国教授们直接在课堂上,教授美国式民主和两党体系。这对我而言,是完全没预料到的变化。1979年指导者访美两国建交,我们少年留学生也是在这年末,为了避免被“污染”,紧急召回平壤。1982年双方发表联合公报,整个80年代都被称为,中美关系最好的时期。
而且学生们对那个人的评价也完全变了。现在他的地位已经经过大会被定性,但当时人们更常提的是他的过失。每个我遇到的学生都这样对我说, “韩国在经济上实现了惊人的奇迹,然而目前朝鲜在做什么呢?就原来的计划经济理论,红色根本无法实现。要像我们一样,走市场经济路线,提升经济力之后,再朝着那个目标前进。”
每当此时,朝鲜留学生们会这样反驳。
“若像你们一样做,会失去革命的目标。目前你们走的路,只会让人变成只知道钱的存在,朝鲜到最后,都会守卫着红旗。”
同时他们还相当憧憬韩国的朴正熙和新加坡的李光耀,以国家主导产业化经济的政策。每当他们比较朴正熙和金日成时,我都会不由得怒火中烧。但是当结束和他们的争论后,朝鲜留学生们,又会不知不觉陷入忧郁的情绪。
就现实情况而言,这边在日益发展,然而朝鲜经济,却越来越走向低迷状态。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人宿舍只有60名朝鲜留学生,美国、日本、英国,等来自西方的留学生占大多数,且完全没有韩国留学生,只有北京语言大学有少数几个。
到了晚上,在宿舍的院子里跟外国留学生们喝啤酒。一开始还会提到出身国家的事,可结论总是会回归到, “朝鲜是没有任何自由的国家”,外国留学生的嘲笑就总会引起争吵。
当时除了北京以外,上海、南京、天津、广州等主要城市,总共有四百多名的朝鲜留学生,大部分都在英语、法语系就读,也有部分学习柬埔寨语、斯里兰卡语、印尼语。他们在宿舍内也过着像军队般的生活,这不是在朝鲜学到的习惯,而是觉得这样做才对。当然也不是完全自发的,而是被控制的。无论春夏秋冬,留学生们早上六点就会全体起床,开始做集体操和跑步。
外国留学生又再次嘲笑说, “朝鲜是连早上几点起床,都要控制的国家吗?”
晚上十点,朝鲜留学生们全员会在宿舍集合,接受执勤人员检查。即使去图书馆,也要在十点前返回参加,若有一位不出现,那就是重大事件。
我曾向大使馆党委员会留学生责任副秘书提议, “被外国留学生那样嘲笑,是否能停止早晨集体起床?外国人的批判也会造成舆论影响,请您考虑看看。”留学生责任副秘书则说, “这是出国留学生准则,不可能改变。”
所以,即便被人嘲笑是“军事化管理”,然而我们一天的生活,就这样持续运转。不过有趣的是,外国女学生们对朝鲜留学生则表现出特别的好感,尤其是对朝鲜印象不佳的美国和日本女学生,她们总是率先接近朝鲜男学生。
每到周日上午,朝鲜留学生们进行集体体育活动时,外国女学生就会蜂拥而至,经常和我们分组玩足球和排球。女学生们观看比赛鼓掌欢呼,结束后也会走过来跟我们聊天。
而之所以她们对朝鲜男生感兴趣,是因为校园内流传着,朝鲜留学生们都是处,这激发了她们的好奇心。至于会有这样的传闻流传,我也要负一部分的责任。
在和外国男孩儿们一起喝酒时,自然会谈论到私密话题。有一些人问到性经验,若是吹嘘不曾体验过的事,听起来就会很可笑。但若是说没有,他们又会说骗人,表示不相信。
有一个和我关系很好的法国留学生曾问我,你真的二十多岁还没做过那事儿吗?我说我对天发誓,真的没有。虽然不是什么值得对天发誓的事,然而也是让人不愿相信的答案。之后就开始流传着朝鲜留学生们,几乎都没有性经验的说法。
可还有许多人持续追问,大学生活没有做过,你该怎么活下去?因此我义正言辞地回答说, “朝鲜的儒家文化深入人心,若是在结婚前男女关系混乱,就会受到指责。不仅男生如此,女性若是不和发生关系的男人结婚,就会有不好的传闻。这相当致命,有可能会一辈子嫁不出去。在朝鲜,大学对于紊乱风气采取严格约束,男女大学生若是谈恋爱被发现,就会遭到退学处分。说真的,在结婚前因为好奇心和女生发生关系,这是朝鲜男生难以想象的事。”
外国学生们逐渐了解了朝鲜学生的想法,若像他们一样,绝对无法在那种社会生活。可恰也因为朝鲜学生都很纯真,于是就玩的特别交心。
法国留学生艾利克斯,和美国女学生葛丽丝,在我们回朝鲜时曾说, “想和你们一起生活,一起去朝鲜。”他们两人在朝鲜留学生的周旋下,取得了外语校阅员的职位进入朝鲜。可他们俩进入朝鲜后相当失望。他们以为来到了平壤,就可以和朝鲜朋友们共度愉快的时光,可却突然间变得孤苦无依。
由于所有外国人都受到保卫部监视,因此不能轻易和朝鲜朋友们见面,只要抵达了平壤,就不能延续外国的生活。这两人难以理解。
艾利克斯每次路过外务省时,就会逐一呼唤朝鲜朋友们的名字。
“你们这些家伙,快点出来金日成广场,说好要在平壤一起玩乐,一起喝啤酒的家伙们,你们都跑到哪里去了?”
这些话,我是从负责艾利克斯向导的朴庆南那里听说的。朴庆南是我平壤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他担负着监视艾利克斯的任务。想到艾利克斯在金日成广场上呼喊我的名字,我就觉得非常抱歉。但后来,我曾和艾利克斯偷偷在高丽饭店见面,喝了几次啤酒。而葛丽丝后来返回美国了,现在应该是50多岁的家庭主妇。
虽然常有外国女学生们接近,不过朝鲜男学生大多以好话婉转拒绝了。要是被发现和女孩儿交往,还是和敌对的外国女生,那就会被召唤回朝鲜,这是破坏人生的大事。
现在回想起来,朝鲜留学生们的集体体育活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每当周日,别的同学都出去约会看电影,刚满20岁血气方刚的朝鲜男学生,也只能在操场上挥洒汗水。不过二十多岁正是积累恋爱经验的大好时光,可流逝的岁月,再也不会回来了。
来源:历史微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