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勇争先 奋力建强副中心|月季之城展新卷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07:44 1

摘要:5月的南阳大街小巷,各色月季竞相绽放,一簇簇、一团团,姹紫嫣红,整座城市融入花的海洋;月季基地里,花香与购销洽谈声、游客赞叹声交织,为这座“月季之城”注入蓬勃生机。

南阳月季博览园内月季花盛开,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绽放出无尽的魅力。崔培林 摄

5月的南阳大街小巷,各色月季竞相绽放,一簇簇、一团团,姹紫嫣红,整座城市融入花的海洋;月季基地里,花香与购销洽谈声、游客赞叹声交织,为这座“月季之城”注入蓬勃生机。

谆谆嘱托,催人奋进。4年来,我市以初心为笔、以实干为墨,把发展以月季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重要举措,强化文化打底、科创赋能、产业夯基,拉长月季产业链条,把特色产业做成优势产业、富民产业,点燃了富民增收“主引擎”,实现“美丽经济”在南阳绽放。

花丰业态

“颜值”变“产值”

初夏时节,独山脚下的南阳月季博览园里,空气中弥漫着月季的芬芳,山峦环绕,水波荡漾,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身着汉服的游客置身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连声惊叹,赞不绝口。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南阳月季博览园人气爆棚,每天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

自2021年以来,南阳月季博览园突出月季特色,融合文化旅游,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月季产业,已成为集月季品种资源收集、研发、科技示范种植、月季文化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月季主题游园。

月季不仅是城市的“颜值担当”,更是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

宛北月季合作社月季基地里,600棵月季树正装车发往青海省西宁市的一家景区。基地负责人张锋远介绍,当前月季正值销售旺季,每天都有3~5车月季苗木发往全国各地。

同时,在南阳嘉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电商直播间里,主播亚青正热情洋溢地展示着自家的爆款产品——玫瑰精油花苞液,一片火热景象。该公司推出的玫瑰花茶、玫瑰精油、玫瑰露等产品畅销广州、上海等地……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我市出台《关于扶持“月季倍增计划”的二十条措施》,构建了以卧龙区月季产业带为引领,内乡县、方城县、宛城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4个县(区)为特色集群,9家龙头企业为重点,N家小型月季企业和种植大户为支撑的“1+4+9+N”产业布局。成立月季发展促进中心,推出“月季+”创新发展举措,助推企业发展壮大;实施“龙头企业+月季基地+月季合作社+月季专业户”的联结机制,推动月季产业向集约化、集团化发展。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自然资源、市场需求和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推动月季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月季种植面积已达15.5万亩,月季产业综合产值35亿元,较2021年分别增长14.8%、40%,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

月季产业带来的“美丽经济”,并未止步于规模化发展。伴随着一次次花开,遍布城乡的月季花还“摇身一变”,成为各类养生、护肤、美颜等产品。三色鸽食品等6家深加工企业开发推出玫瑰精油、纯露、月季鲜花饼等产品6大类20余个品种,年产值1.23亿元,月季已成为南阳名副其实的“致富花”。

与此同时,我市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药、果、菌、茶等特色产业,深入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努力促进特色种养业提质、扩量、增值。目前全市月季、玉兰、艾草、山茱萸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花兴智创

“资源优势”变“核心竞争力”

走进月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迎着初夏的微风,4265个品种的月季或娇艳欲滴或含苞待放,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月季“基因银行”,在这里被收集保存、创新培育。

月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一个以月季为主的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为南阳月季产业高质量发展补上关键短板、发挥战略性支撑作用。

“目前,资源库已收集国内外优异现代月季、玫瑰种质4200余份,选育优良子代38个;筛选出适宜家庭园艺、园林绿化等应用的优异种质179份,增强月季核心竞争优势。”市林科院院长安静介绍。

一朵花上做文章,千年花事今更艳。我市立足本土月季资源优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及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推动月季创新研发,厚植特色产业发展沃土。目前,全市实现月季智能化管理6500余亩。

深化科技研发合作。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建设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阳月季创新中心;与中国林科院、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等开展科研合作,研究月季新品种培育及月季高效技术推广应用。目前,新培育的12个月季品种已向国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申请新品种认定。南阳被授予“中国月季创新中心”“中国月季新品种发布中心”“中国月季新品种测试基地”称号,极大提升了南阳月季知名度、品种发言权和国际影响力。

创新栽培繁育模式。开展新标准、新技术和月季系列产品研发推广,培育出根艺盆景月季、微型棒棒糖月季等一系列深受市场喜爱的高附加值产品。通过“树状月季绿色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示范推广无刺蔷薇快速培育、嫁接品种选择等生产技术15项,培育新型无刺蔷薇砧木30万株,提高了月季产品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加强月季人才培养。聘任月季方面高层次人才来宛发光发热,目前已引进高层次月季研究人才10名,聘请张启翔、赵世伟等30名国家级、省级专家教授为月季产业高质量发展智库专家,为南阳月季科技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花旅融合

“金招牌”变“金钥匙”

一朵花的魅力,不仅在于给城市增添了美,更重要的是以月季花会为平台,以花会友,让南阳走向世界,把世界请进南阳,打开一扇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的窗口。

今年“五一”假期,恰逢我市举办第三届世界月季博览会,南阳以花为媒,诚邀四海宾朋。博览会期间,花艺展、文创产品展等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参与,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推出“十二花神巡游”“水上婚礼秀”等特色活动,成为网红打卡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南阳月季香飘四海,共接待国内游客659.75万人次,旅游收入37.82亿元。

借力生态春满园。我市深挖月季文化内涵,讲好月季故事,以文塑旅,以游兴业,一朵朵产业“致富花”蝶变为城市的“金名片”。

以花展形象。我市依托月季博览会,策划举办一系列花事、文旅及经贸商务等活动,对接签约了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优质项目。2023年、2024年两届月季博览会共签约项目140个,总投资1011.96亿元。此外,运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拓宽宣传渠道,利用文化名人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宣传效果,扩大了南阳月季文化影响力。

以花会宾朋。建成月季博物馆、月季科创基地等融产学研于一体的月季展示展览中心,开发卧龙区月季生态观光产业带精品旅游线路,建成月季特色小镇4个,融月季产业、月季文化、月季地标等地域元素于一体的产业型、景点型、文化型独特景观享誉四海,文旅热度持续升温。2024年,月季景区、游园共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5130万元,带动全市旅游收入56亿元。

赏月季,带一份纪念品,已成为一种新时尚。以月季元素为主题的烙画、陶瓷、国画、刺绣等200余种文创产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成为一张张可以带走的“南阳名片”。同时举办南阳月季摄影大赛,发行月季邮票,丰富南阳月季文化内涵。已相继出版《月季》《月季文化》《南阳月季甲天下画册》《世界月季名城——南阳》等月季书刊5种;连续发行月季邮票12组1532枚。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迈进新时代的春天里,南阳挖掘利用好特色优势资源,做强“美丽经济”,以月季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效益于一体,已成为南阳名副其实的“致富花”、城市的“金名片”。

全媒体记者 陈琼

来源:南阳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