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职于郑州师范学院的王雪,是学校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的负责人。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她,2014年便开展了第一个志愿服务项目——“樱桃四季红”帮扶农民手工创业类培训项目,缓解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业难题。
“志愿服务就是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用一颗心温暖千万颗心。”5月13日上午接到记者电话时,王雪正乘车赶往巩义,准备参加下午的志愿服务活动。
就职于郑州师范学院的王雪,是学校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的负责人。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她,2014年便开展了第一个志愿服务项目——“樱桃四季红”帮扶农民手工创业类培训项目,缓解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业难题。
作为一名巾帼志愿者,王雪用10余年的时间独立开展志愿服务培训100余期,培训志愿者约1.5万人,还先后主持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逐梦青春 益路相伴”“郑师乡村课堂”等1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其中,“郑师乡村课堂”关爱未成年人文明实践项目惠及1171所乡村学校的18万名学生,荣获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一等奖。
“我的丈夫赵鼎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俩常年无偿献血,我还主动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王雪婚后的大家庭共有三代8口人,家庭成员中有教师、医生、工人、学生,无论年龄大小,都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当作传家宝,用“志愿红”传递爱心,用行动诠释担当。女儿赵梓鱼常与父母一起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多次前往福利院奉献爱心、为山区孩子捐献衣物,被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评为“小小慈善传播官”。儿子赵玟驭积极参与东盟友好家庭社区研学活动,用童真架起跨国友谊的桥梁,用家庭美德传递正能量。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用良好家风播下奉献的种子,爱心就会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王雪眼中,全家人一起为需要帮助的人出一份力、添一份暖,就是一种幸福。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