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一轮关税谈判结果,对中国是实质性利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08:51 2

摘要:周末,中美双方开展了第一轮关于关税问题的谈判。5月12日周一,双方发布联合声明。随后,我对谈判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中美谈判后关税的调整情况,相关内容在全平台播放量已超150万了。

周末,中美双方开展了第一轮关于关税问题的谈判。5月12日周一,双方发布联合声明。随后,我对谈判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中美谈判后关税的调整情况,相关内容在全平台播放量已超150万了。

目前,粉丝提问较为集中,不少人认为谈判后,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0%关税,而中国对美国输华商品仅加征10%关税,这一结果对中国不公平,也谈不上是实质性利好。

但在我看来,这种观点过于关注局部得失,没有从更高战略层面理解中美谈判。

回溯中美谈判前的关税状况,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45%关税,中国对美国输华商品加征125%关税。在贸易领域,商品毛利率大多在百分之二三十左右,如此高额的关税,意味着若维持此前关税水平,中美经济贸易将不可避免地脱钩断链。

回顾过去几十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美间存在诸多大国博弈的矛盾与斗争,却始终“斗而不破”。其中关键因素在于,两国在经济贸易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不断深化。多年来,我们常听到“中美经济贸易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这一说法,正是经贸领域的互惠互利,使得中美关系保持“斗而不破”的态势。

设想一下,若此次谈判未取得进展,双方在经贸领域依旧维持高关税,必然导致脱钩断链,甚至可能使中美新一轮博弈风险蔓延至经济贸易之外,引发金融战,甚至出现“热战”苗头。

从这个角度看,中美双方能够坐下来谈判,相互换位思考,达成双赢结果,对中国而言,从战略层面成功遏制了中美关系持续恶化、矛盾加剧的趋势,实现及时“刹车”。

关税从145%降至30%,意味着中国大部分出口美国商品受影响较小。一方面,中国产品具备成本优势和高性价比;另一方面,部分商品在可预见的两三年内,难以在其他地区找到替代品。在30%关税水平下,通过中国厂商、美国贸易经销商和消费者共同分摊成本,大部分贸易仍可维持。因此,此次关税调整对中国企业和经济的负面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

此外,本次谈判拉开了序幕,预示着未来90天内,中美双方将围绕当前关税进一步磋商。同时,从此次谈判可以看出,中美双方都在为后续谈判做铺垫。若未来90天内,双方能达成更兼顾彼此利益的关税方案,当前关税水平仍有下降空间,所以这无疑是一个实质性利好。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建议,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道哥道金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