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对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洪水地震等无法做出科学解释,对生老病死、世间万物的起源也充满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创造出各种神话来诠释世界,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将天地从混沌中开辟出来;女娲抟
【趣味莲花科普】为何我国的神话故事都发生在西周前?
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到后羿射日、夸父逐日,我国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大多源自西周之前。为何西周之后,这般奇幻瑰丽的神话故事就鲜有诞生了呢?
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对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洪水地震等无法做出科学解释,对生老病死、世间万物的起源也充满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创造出各种神话来诠释世界,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将天地从混沌中开辟出来;女娲抟土造人,赋予世界生命,这些故事都是古人对宇宙和人类起源的浪漫猜想 。
部落联盟时期,权力结构逐渐复杂,神话的自由发展对统治秩序产生了挑战。黄帝之孙颛顼实施“绝地天通”,这一举措切断了神界与人间的直接联系,只有官方认可的神明和神话才能流传,极大限制了民间神话的创作与传播,使神话从自由创作走向制度化管理。
商朝极为尊崇神权,以残忍的人祭制度讨好神灵,甲骨文就记载了大量活人祭祀的场景。但商朝的残暴统治引发各方不满,周武王顺势推翻商朝,建立西周,并着手推翻神权。周公制定《封神榜》,构建了一个官僚化的神仙体系,给各路神仙安排职位,规定每位贵族能祭拜的神仙,自此神权开始服从于皇权 。
西周以“德”为本,强调“德治”,倡导依靠礼节和道义治理国家,而非依赖神和巫术。这种文化转型成效显著,社会趋于稳定,信仰逐渐内化,神话在现实中的作用被削弱,渐渐从主流舞台退场。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兴起,理性思维蓬勃发展。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主张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现实社会和人伦道德上,进一步加深了神人分离的观念。儒家思想后来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人定胜天”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愈发相信自身的努力,神话创作不再是文化主流,逐渐走向边缘。
西周前的神话故事丰富多彩,源于当时神话思维未受过多束缚;西周后的神话创作稀少,是理性思维与政治制度限制的结果。从神话的兴衰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思想从蒙昧逐步走向理性的历程 。
点赞评论转发,祝大家好运连连天天发!
来源:趣味莲花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