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团队使用大鼠模型,模拟全球性脑缺血(GCI)后,给予活性维生素D代谢物——骨化三醇(calcitriol)治疗。结果显示,骨化三醇可以激活VDR,从而调控ERK信号通路,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并减少神经元凋亡。
在查重中发现,发表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2018年)的论文:
《Vitamin D receptor activation influences the ERK pathway and protects against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neuronal death》
作者:
Jie Yuan(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神经内科)Xin Guo(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Zhengang Liu(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Xiuqin Zhao(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Yan Feng(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Sixin Song(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Changmeng Cui(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Pei Jiang(济宁医学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与药理学科)研究团队使用大鼠模型,模拟全球性脑缺血(GCI)后,给予活性维生素D代谢物——骨化三醇(calcitriol)治疗。结果显示,骨化三醇可以激活VDR,从而调控ERK信号通路,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并减少神经元凋亡。
具体而言,骨化三醇通过VDR介导的ERK通路,增强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抑制促凋亡因子的活性,从而在脑缺血后提供神经保护作用。这提示维生素D及其受体可能成为治疗脑缺血相关神经损伤的潜在靶点。
然而其图像与一篇已撤稿论文中的电镜图像高度相似。虽然构图几乎完全一致,但撤稿论文中的图像像素更高,质量更佳,显示其可能为原始版本。
DOI: 10.3892/ijmm.2017.3249
左边是该论文图片,右边是他人撤稿论文图片(https://medscimonit.com/abstract/index/idArt/914653)
这类图像重复问题亟需引起重视。科研诚信不容忽视!
来源:学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