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平顺县龙溪镇南坡村王亚妮:用奋斗之笔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0:04 1

摘要:2019年,24岁的王亚妮面临人生抉择:是继续做高校辅导员,还是响应国家“电商进农村”号召返乡创业。看到乡亲们守着优质杂粮却苦无销路的窘境,她毅然选择了后者。

在太行山深处的长治市平顺县龙溪镇南坡村,总能看到一个扎着马尾、步履匆匆的年轻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她就是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亚妮,一名放弃城市高薪工作、扎根山乡的共产党员。
四年来,王亚妮以电商为“新农具”,带领200余户村民蹚出了一条“订单种植+品牌升级+直播带货”的致富路,让山沟里的杂粮“触网出圈”,户均年增收约3500元,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抹亮色。

从“高校白领”到“山货掌柜”
2019年,24岁的王亚妮面临人生抉择:是继续做高校辅导员,还是响应国家“电商进农村”号召返乡创业。看到乡亲们守着优质杂粮却苦无销路的窘境,她毅然选择了后者。
为尽快进入角色,王亚妮抓紧学习帮扶政策和电商知识,走访入户统计滞销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积极联系农产品企业进行收购。在做好销售的同时,通过 “合作社+农户+企业”的模式形成了集种植、销售为一体的订单式种植模式,确保村民稳定增收。同时,为他们提供各类农产品包装袋、农资等服务工作。2019年起,每年同周边五个村的农户签订农产品种植收购协议,种植作物200余亩,直接参与合作社的农户达400余户,户均年增收约3500元。
为打破“土货卖不上价”的困境,王亚妮设计了真空包装和“南坡·绿”品牌标识,带领全家注册了“王大鹏家的农产品”淘宝店,并在微店上申请了“劳模之乡五谷杂粮店”,通过朋友圈、惠农网等新媒体大力宣传推广,打开产品销路。
为提高电商业务水平,王亚妮先后20余次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电商技能培训,不断学习网店销售新思路、新办法,多次荣获“优秀学员”称号,真正做到了边学边用,确保了店铺的规范化和职业化。
2020年,在县电商办的指导下开通淘宝直播账号,没有专业团队,全家齐上阵:父亲打包、母亲质检,她则化身主播,每晚在直播间讲述太行山的故事。“黑小米熬粥香,这是咱村李婶家种的。”“黄小米补气血,老客户回购三年了。”……朴实的语言、过硬的品质让店铺迅速走红,2020年销售额同比翻两番,120余户贫困户靠种杂粮摘了 “穷帽”。当年10月,她被评为“长治市十大青年致富标兵”。
从“带货达人”到“治村能手”
王亚妮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赢得了村民的尊敬与爱戴。2021年,她高票当选南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将电商经验融入到基层治理中。
上任后,王亚妮积极推动乡村振兴,通过修路、架灯等为乡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她聚焦产业发展,持续强化“黑小米”等杂粮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继续通过电商赋能、“青米节”增势,叫响“南坡·绿”品牌,借助电商平台帮村集体增加收入,实现了村级治理效果。她聚焦治理效能,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认真开展“清化收”工作,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她组织党员争积分、争五星,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为民服务代办、党员联户制度,确保村民日常性基本服务做到位,发动村民积极参与星级文明户创评,传播文明理念,推动移风易俗,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村民把她当做知心人,都说“只要你收,我们就种,这是我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她坚持做一名让广大村民满意的农村电商工作者,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抹亮丽风景。
如今,王亚妮的直播间成了“新农学堂”。她定期组织培训,手把手教村民拍短视频、开网店,带动青年返乡创业。“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新农人’。”她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以前觉得种地没出息,现在发现农村也是舞台!”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城市回到农村,变身“新农人”。
“每一粒小米都承载着乡亲们的希望。”王亚妮最大的心愿是让“南坡·绿”走进全国超市。太行山的沟壑曾困住几代人,但在王亚妮眼里,每一道山梁都是通向未来的“云梯”,她正用奋斗之笔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本报记者 郭丽菲)

来源:山西青年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