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养护好心脏,关键不是看血脂和斑块,而是这3件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0:29 1

摘要:有些人啊,一听“心脏不好”这四个字,立马就像猫碰了水,吓得不轻。第一反应是啥?查血脂!看斑块!

有些人啊,一听“心脏不好”这四个字,立马就像猫碰了水,吓得不轻。第一反应是啥?查血脂!看斑块!

搞个高科技体检套餐,心电图、CT、磁共振全都安排上,生怕心脏跟自己闹“失联”。

可问题来了:你查了一堆数据,血脂稍微高了三分,立马惊慌失措;斑块轻微突出,直接开始写遗嘱。等等,这真的是养护心脏的正确打开方式吗?

别急,今天这篇文章,咱们就来掀开这个“心脏保养”里最大的误区。国医大师早就拍着桌子说了:别光盯着血脂和斑块,关键的关键,是你忽略的那三件事!

01. 血脂是“冰山一角”,情志才是“暗礁杀手”

你以为心梗是油吃多了,血脂飙了,血管堵了,就像下水道堵住一样简单粗暴?

太天真了。真相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中国工程院院士霍勇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一篇综述里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死亡中,情绪波动诱发急性事件的比例高达30%以上。这不是吓唬你。

中医早有定论:“心主神明”,心是五脏六腑的“皇帝”,情绪一乱,皇帝翻桌,臣子立马乱成一锅粥。现代医学也不甘落后,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长期处于压力、焦虑、愤怒状态的人,冠心病的风险翻倍

说白了,不是你吃了几口肥肉就心梗了,而是你这点火气、这点怒气、这点委屈,早晚要找个出口,结果它们都冲着你的心脏去了。

还记得2019年那位年仅45岁的企业高管,年薪百万,体检报告上几乎找不出毛病,却在开会时突发心源性猝死?后来调查发现,他连续熬夜加班、情绪压抑、长期焦虑,才是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养心第一件事,不是降脂,而是养“心气”。

中医有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五情对应五脏,情绪管理就是脏腑养护的第一战场。

每天刷到“某某突发心梗猝死”的新闻,评论区一堆人留言:“是不是斑块脱落了?”好像斑块就像炸弹,随时Boom一声炸出来。

可你知道吗?斑块这个事儿,不是你想象的“随时炸裂”,而是慢慢形成,慢慢稳定的。

中国冠心病指南早就指出,大多数稳定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不会引发急性心梗,反而是不稳定的情绪、不规律的作息、不靠谱的生活方式,才是“点火器”。

尤其是睡眠。

南京医科大学的一项大样本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冠心病风险上升48%;而睡眠质量差的人,心梗风险翻倍。

你晚上三点还在刷短视频,早上七点又强打着精神去上班,表面上你是“奋斗青年”,实则你是“心脏刺客”。

中医讲“心藏神,神安则心安”,一个人如果整夜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哪怕你白天吃得再健康,运动再规律,心脏也会慢慢“罢工”。

北宋名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里讲:“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思是,心脏就是皇帝,睡眠就是皇帝的保镖。你让皇帝夜夜失眠,早晚政变。

别再把每年的体检当成“护身符”了!查出来正常就以为自己铁打的、无敌的,查出点问题就像被宣判死刑,天天焦虑得睡不着觉。

身体不是靠“看”护的,是靠“动”养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明确指出:每周坚持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以上,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近30%。

你以为跑马拉松才有用?不不不,哪怕是每天遛弯30分钟、做广播体操、练太极拳,都是对心脏最温柔的抚慰。

中医怎么看这个事儿?《黄帝内经》早说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就是东西得常活动,才不会出毛病。

现代人不缺营养,缺的是“动”起来的勇气。

我们身边有太多“坐以待病”的例子:某银行职员每天坐10小时,三年后查出早期冠心病;某退休老大爷天天打麻将坐8小时,心律失常天天找上门……你说他们差锻炼吗?不是,是压根不动。

别再以为养心脏就靠降脂药、吃保健品、查斑块。真正厉害的,是把心脏当个“人”来对待:

· 他不喜欢你情绪暴躁,你要学会深呼吸、放下执念、别老气自己。

· 他讨厌你夜夜熬夜,你得早点上床,别看手机看到眼球发干。

· 他喜欢你动起来,哪怕是跳广场舞、扭秧歌、练五禽戏,都比你坐着不动强。

有时候,心脏病不是病,是你对生活的态度出问题了。

古人也懂得这点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就提到:“心病还得心药医,心虚则补之,心劳则息之。”意思是,养心不是靠药,是靠对生活的态度。

中医里讲“天人合一”,人要顺应四时,春养肝、夏养心,夏天就是心脏最容易出问题的季节。你还在空调房里啃冰西瓜、熬夜追剧?心脏能不抗议吗?

最后,别再做“血脂焦虑症”的奴隶

你查血脂、看斑块,没错。但那只是个参考指标。真正决定你心脏健康的,是你有没有控制好情绪、有没有好好睡觉、有没有动起来。

这三件事——养情志、护睡眠、勤运动,才是撑起你心脏健康的三根大梁,少一根都塌得快。

与其天天查检查报告,不如晚上早点睡;与其焦虑血脂数据,不如饭后多走两步;与其盯着斑块的影像,不如练练太极、读读书、听听戏,让心静下来。

最后给大家三句话,记牢了:

1. 情绪稳定,是心脏最好的保健品。

2. 睡得好,心脏才不会天天“加班”。

3. 动起来,血管才能“通透如新”。

别再当那个天天查体检报告、吓自己一跳的人了。真正的养心之道,不在医院,而在你的一举一动、一思一念之中。

参考文献

[1]霍勇. 情绪应激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进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 51(11): 1010-1014.

[2]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睡眠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4, 32(3): 205-21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急救健康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