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片的烟田与稻田交错延伸,北斗导航拖拉机在翻耕后的土地上匀速作业,植保无人机低空掠过农田精准施肥,身着统一工装的“新农人”手持平板电脑监测墒情……一幅科技感十足的农耕图景,正是衡阳烟区1880户烟农增收致富的缩影。近年来,衡阳市烟草专卖局以“新质生产力”驱动粮
连片的烟田与稻田交错延伸,北斗导航拖拉机在翻耕后的土地上匀速作业,植保无人机低空掠过农田精准施肥,身着统一工装的“新农人”手持平板电脑监测墒情……一幅科技感十足的农耕图景,正是衡阳烟区1880户烟农增收致富的缩影。近年来,衡阳市烟草专卖局以“新质生产力”驱动粮烟协同发展,通过设施共享、主体共育、产业融合三大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村民正在查看讨论农业监测数据。(衡阳市烟草专卖局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常宁市西岭镇平安村烟稻生产示范基地,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拖拉机等智能农机成为“跨界明星”。烟草部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推动农机共享共用,无人机、拖拉机等通用设备上半年服务烟田,下半年驰骋稻田,利用率提升40%。育苗大棚变身“四季车间”——冬育烟苗、春夏育秧、秋育蔬菜;密集烤房烤烟叶、烘农产品,全年无休;智慧农田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气象、病虫害,助力烟农“一人管万亩田”。
“以前种地看天,现在看数据和屏幕。”全国十佳农民朱霞在数字化家庭农场中感慨。衡阳烟草部门通过“职业烟农训练营”“同航夜校”等培训,培育出998户新型职业烟农,“80后、90后”占比超20%。大学生烟农胡科能掌握烟稻轮作、无人机操作等技能,成为“多面手”。同时,通过“迎老乡、回故乡”等活动,吸引青年返乡创业,打造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队伍。
衡南县茶市镇怡海村,2100亩土地四季不闲:烟稻轮作保障粮食安全,火龙果、阳光玫瑰等特色水果注册“怡然”品牌,通过“线下门店+直播带货”销往全国。依托“烟稻公园”和“同航果园”,该村打造农旅融合线路,去年户均增收3.3万元。目前,衡阳已建成4个粮烟协同产业综合体、5个烟稻主题公园,形成“烟叶+文旅+特色农产品”全链条发展模式,带动更多农产品出村进城。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单一烟叶到多元产业,衡阳烟区以创新实践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衡阳市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刘智表示,未来将深化农机共享、数字赋能、产业融合,探索“烟草+N”模式,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贡献更大力量。(唐 雯 王 敏)
来源: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