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叶金广,市纪委驻市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三级调研员林志友,市委政法委督查督办科四级调研员鲍倩、平安创建科科长张玉,罗山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段巍巍,罗山县公安局政委汪海洋在信阳市区某餐馆聚餐,罗山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黄家成、方建兵、夏宇参加。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酒在此间所起的作用妙不可言。
关于酒的名篇佳句更是数不胜数,酒被歌颂也被传承。
但也有人说,现在的聚会餐桌上,早已没有了酒文化,只有酒局。
不知从何时起,酒局变成夺命局,酒场成了修罗场。
让人怕的不是酒,而是往死里喝的酒桌文化。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步步深入、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沉迷酒局的党员干部明显少了,但酒瘾难抑、违规吃喝者还是大有人在。
3月22日中午,罗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献林在学习教育期间,组织公款吃喝。
信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叶金广,市纪委驻市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三级调研员林志友,市委政法委督查督办科四级调研员鲍倩、平安创建科科长张玉,罗山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段巍巍,罗山县公安局政委汪海洋在信阳市区某餐馆聚餐,罗山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黄家成、方建兵、夏宇参加。
李献林、林志友、段巍巍、汪海洋、夏宇5人共饮用4瓶白酒,罗山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夏宇饮酒后于当日下午死亡。
事后,罗山县委政法委向县委报送报告,隐瞒死亡人员饮酒情况,县委书记余国芳明知该报告不实,但未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为掩盖违规饮酒、1人死亡事实,李献林等5人筹集资金给予死者家属补偿,其中李献林、段巍巍部分资金系向管理服务对象借用。
问题发生后,河南省委高度重视,省纪委监委提级办理,给予相关责任人处理处分:本应给予李献林开除党籍、政务撤职处分,因发现其还涉嫌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已对其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将一并处理;给予叶金广留党察看二年、政务撤职处分,降为四级主任科员;给予林志友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降为四级主任科员,调离纪检监察系统;给予段巍巍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二级主任科员,调离政法系统;给予汪海洋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调离政法系统;给予鲍倩(非中共党员)政务记大过处分;给予张玉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黄家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调离政法系统;给予方建兵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对于体制内而言,每一场应酬都是有说法的,每一杯酒也都不是白喝的。要么有利益交换,要么联络感情,要么就是攀附关系,目的性很强。
最著名的一场酒局,要属2022年12月11日晚在青海省党校宿舍内的酒局。这场酒局聚集了6名厅级干部,3个小时,这6人喝了整整7瓶白酒。最终,1人喝死了,5人丢了官。
2022年12月11日20时至23时许,在青海省举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期间,时任青海省委委员、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师存武,组织时任省委委员、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青川,省委委员、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学文,省委委员、海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多杰,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洪涛,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陶永利,在省委党校学员宿舍聚餐饮酒。
师存武利用职权要求省政府机关食堂为其提供并安排公务车辆运送菜肴,李青川提供8瓶白酒,当晚6人共饮用7瓶白酒。次日,师存武因醉酒缺席省有关会议,一名干部在学员宿舍被发现死亡。
2023年4月,经党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师存武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给予李青川留党察看二年、政务撤职处分,给予王学文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青海省委决定给予洪涛、陶永利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还有两起酒局夺命的新闻,而且都与乡镇干部有关,令人颇感震惊。
一起发生在山西介休市宋古乡,2024年,山西介休市宋古乡,人大主席鲁某某组织多名乡镇干部和村干部聚餐喝酒。
9个人喝酒,4人是乡镇干部,5人是村干部。结果年仅40岁的某村委会主任安某某,直接喝死了。
很显然,安某某应该是喝得最多的,他为什么喝那么多,其实可以理解。在场众人中,他年龄小、官位低,想要在一众人物面前好好表现,只能使劲喝,结果把自己给喝没了。
安某某今年才40岁,家中有几个孩子,工作上也十分能干,当地媒体还曾对他有过报道。
酒场上,喝得最多的一般就是两种人:一种是组局者,你组了个酒局,如果自己不多喝点,就显得没有诚意;一种“权力位阶”较低的人,因为自己处在相对较低的位置,所以要尽量表现,尽可能比别人多喝酒。
蹊跷的是,村主任没了,鲁主席仍正常上班,甚至还被选为市人大代表,直到几个月后被人举报到省里,相关人员才受到处理。
其实鲁主席即便不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良心上也该不安的。
自己违规组织酒局,不注意把控酒场节奏,一桌人里有一人因饮酒过量而亡,一个正值壮年的生命遽然而逝,一个家庭彻底破碎了,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从此失去了依靠,这一生一世,得背负多大的心理负疚啊!
另一场夺命酒局发生在江苏连云港塔山镇。
某公司老板在内部食堂组织了一场酒局,数名塔山镇的公职人员欣然应约,席间觥筹交错,气氛十分热烈。
不料乐极生悲,酒局中有一位是公司的女性管理人员,为了让镇里来的干部吃好喝好,不惜“舍命陪君子”,终因饮酒过量于次日死亡。
这名公司的年轻女干部,就这样撇下一家老小,去了另一个世界。
据说当晚参加酒局的公职人员事后都受到了处理,死者家属也获得了赔偿。
为何夺命酒局屡屡发生,从村干部到处级干部再到厅级领导,这些人为何都热衷于聚在一起喝酒?他们难道真的缺酒吗?
酒局的背后是权力、利益,但也是致命的陷阱。
权力、利益再重要,也无法和无价的生命相提并论。
酒场无英雄,醉死两手空;留下一骂名,妻子永伤痛。
无论是官是民,但愿都能从一桩桩醉亡案中汲取教训,经受住美酒佳肴的考验。
能不喝就不喝,能少喝就少喝,喝好不喝倒,安全最重要,千万不要把自己和他人整没了。
小饮怡情,大饮伤身。逞英雄不是本事,少喝酒才是智者。
致命酒局,“饮”以为戒!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视频等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所使用图、文、视频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自:仕道、网络
来源:砚田文化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