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县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田园民乐·籽籽同心”主题的号召下,民乐县大堵麻河东干渠水资源保护利用所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四个持续”为抓手,全力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事
在全县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田园民乐·籽籽同心”主题的号召下,民乐县大堵麻河东干渠水资源保护利用所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四个持续”为抓手,全力推动灌区高质量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澎湃水利动能。
持续夯实水利根基,筑牢发展“生命线”。水利基础设施是灌区发展的“命脉”。大堵麻河东干渠水资源保护利用所依托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成果,加大对水闸控制设施的智能化应用,让水闸调度更加便捷、精准、高效。同时,大力开展渠系疏通工程,在灌溉期前后,清理渠道淤泥杂物,打通灌溉“毛细血管”,保障水流顺畅。此外,加快推进大堵麻河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加固堤坝、完善排水系统,为灌区群众筑起坚不可摧的防洪屏障。通过民主协商、广泛动员,汇聚各方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有效改善了辖区群众灌溉生产条件,不断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满足农业用水需求,守护生态安全,为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奏响公平“水乐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乎灌区发展的公平与可持续性。灌区深入调查辖区水资源状况,结合不同区域农作物分布等特点,科学编制水资源规划,精准调配水资源,让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效益,避免分配不均。强化水资源管理,利用干支闸视频监控、引入无人机设备和智能巡查技术,搭建起覆盖全域的水资源监测和预警平台,实时掌握水位、水量、水流动态。一旦出现异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公平的水资源分配,不仅滋养了田园沃土,更浇灌出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和谐之花,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持续守护绿水青山,共绘生态“同心圆”。水环境保护治理是灌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大堵麻河东干渠水资源保护利用所加大水环境监测巡查力度,加密巡查频次,扩大监测范围,运用智巡无人机、智慧水务河湖治理模块等平台,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监测网络,及时发现潜在隐患。针对违河造地、乱倒垃圾等行为,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执法监管,确保大堵麻河、黄草沟河的水环境安全稳定。同时,广泛开展水环境宣传教育活动,走进社区、学校、乡村,通过举办环保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各民族群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大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水资源、水环境,形成全民参与、共同守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让灌区的水更清、天更蓝、生态更美好。
持续传承水利文化,凝聚团结“向心力”。灌区水利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奋斗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情感。大堵麻河东干渠水资源保护利用所深入挖掘灌区水利文化内涵,组织专业力量收集整理古老的灌溉技术、治水传说、民俗故事、近代水利发展史等资料,让沉睡的文化“活”起来。将传统水利文化与现代水利建设有机融合,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水利文化景观。利用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水利文化,增强灌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让水利文化成为凝聚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从夯实水利根基到优化资源配置,从守护生态环境到传承水利文化,民乐县大堵麻河东干渠水资源保护利用所通过 “四个持续”的生动实践,将水利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度融合,让涓涓清流润泽田园,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灌区绚烂绽放。未来,该所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以实干担当书写灌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贡献更多水利力量。
来源:民乐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