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当有人说"再加1亿",围观人群就集体倒抽冷气。直到有人喊出18亿2千万日元(约9100万人民币),整个拍卖场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声。最后算上佣金,总成交价冲破1亿人民币大关。这价格直接刷新了明代书法作品的世界纪录,连拍卖行老外都惊得合不拢嘴。
5月10日中午,日本东京一个小拍卖场突然挤进上百号人。
手机直播信号把画面同步到全球各地,所有人都盯着屏幕里那幅铺开的纸卷——泛黄的纸面上是明朝大儒王阳明的亲笔诗作。
开拍价800万日元(约40万人民币)刚喊出来,现场买家直接甩出2亿日元(约1000万人民币)。
十分钟后,电话那头的买家把价格翻到3亿,现场立刻回敬4亿。
这场面就像菜市场抢特价鸡蛋,只不过每颗鸡蛋都镶着金边。
三个小时里,叫价牌像坐火箭似的往上蹿。
每当有人说"再加1亿",围观人群就集体倒抽冷气。直到有人喊出18亿2千万日元(约9100万人民币),整个拍卖场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声。最后算上佣金,总成交价冲破1亿人民币大关。这价格直接刷新了明代书法作品的世界纪录,连拍卖行老外都惊得合不拢嘴。
这件让土豪们抢破头的宝贝,是王阳明在江西庐山山顶写的诗。整幅手卷展开将近8米长,相当于三张乒乓球桌拼起来。卷首有清朝学者长尾甲盖的红章,末尾还有王阳明亲笔签名,盖的章都能看清"昜明山人之印"四个字。最狠的是中间夹着晚清两任高官的收藏章,相当于从慈禧太后时代传下来的传家宝。
拍卖现场有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从头到尾没举牌,后来被爆是台湾首富林百里。这哥们前年刚花2.5亿买过元代书法家的作品,这次又来抢明朝大儒的真迹。有懂行的说:"他这是要把中国历代文化名人书房搬回家。"更绝的是,这手卷在清末民初转手七次,每次交易都盖新章,简直像盖了八十年的房产证。
王阳明的字在拍卖市场本来就金贵。他当年一边打仗一边搞哲学,写字都不按套路来。专家说这字里带着"心外无物"的劲儿,横竖撇捺都像在说"我就爱这么写"。明朝徐渭夸他"字里有股子疯劲",现在看确实够疯——拍卖会现场那些富豪们抢得比追星族还凶。
要说这价格到底值不值?现场有老藏家嘀咕:"比我预想低了两亿。"原来这手卷虽然珍贵,但之前估价只有6000万日元。结果开拍后买家们像抢红包一样疯狂加价,直接翻了三十倍。有行家分析:"这就像突然发现家里祖传的算盘是文物,市场价能翻百倍。"
现在这手卷要运回台湾,保险库估计得装防弹玻璃。但更多人关心的是,为什么王阳明的字突然这么值钱?专家说这跟国学热有关,现在连日本企业家都抢着学他的"知行合一"。就像当年日本老板抢购王羲之字画一样,现在轮到王阳明吃香了。
这事在国内社交平台炸开了锅。有网友调侃:"王阳明要是知道自己的字能卖一亿,估计得说'心外无价'"。更多人则在争论:这些钱花在买古董上值不值?支持的人说:"这是给老祖宗挣面子。"反对的喊:"不如拿来建希望小学。"但不管怎么说,这事儿已经成了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
最后说个冷知识:这手卷在拍卖前藏在保险柜里三十年没见光。如今一朝现世,就像突然挖出个装满金元宝的坛子。有拍卖行员工偷偷说:"这价格要是早五年拍,估计能再翻倍。"不过对普通人来说,看看新闻过过眼瘾也挺好——毕竟谁不想亲眼看看王阳明当年在山顶吹着风写的诗呢?
来源:简单暖阳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