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人生,小满正好”,时间过得真快,5月21日我们将迎来小满节气,小满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同时也是夏季的第2个节气。小满的“满”有2层意思:一是指雨水充盈,老话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到了小满节气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更加活跃,我国南方一带往往出现持
“于人生,小满正好”,时间过得真快,5月21日我们将迎来小满节气,小满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同时也是夏季的第2个节气。小满的“满”有2层意思:一是指雨水充盈,老话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到了小满节气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更加活跃,我国南方一带往往出现持续性的大范围降水,导致江河里的水渐满;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到了小满节气我国北方地区的小麦正处灌浆乳熟期,小麦的籽粒逐渐饱满。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为啥有小满节气而没有大满节气?这是因为在我国儒家学说中有“水满自溢,月满则亏”、“物极必反”的说法,小满正好,因此人们忌讳“大满”。
每年小满交节的时间都在5月20日至22日,那么具体哪一天小满?我们老祖宗根据斗转星移制定了二十四节气,到了小满节气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而在现代社会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地球不断围绕太阳公转,我们把公转的轨道分为360度,那么每15度就对应一个节气,以春分点为黄经0度,那么当太阳达到黄经60度时就是小满节气,像2025年就是5月21日的小满。
到了小满节气春播作物正处于拔节期,越冬的麦子正处于灌浆期,我国南方正值水稻插秧的的大忙时节,对于农民来说小满节气下一两场雨非常有利于粮食作物大丰收,正如农谚说: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小满不下,篱笆高挂”;
“小满到,插秧忙,雨润万物禾苗壮”。
进入小满节气春播作物早已经出苗,这个时候下雨非常有利于幼苗茁壮生长;进入小满后麦子进入灌浆期,此时麦子对水分的需求量大,如果能够下一两场雨那么麦子的籽粒就会更加的饱满;此外,到了小满节气如果不降雨导致蓄不满水,那么就可能造成田坎开裂,这会严重影响后续水稻的插秧,农作物的收成很容易减产。
今年小满不一般,属于“小满在月尾”。小满交节的时间都在农历四月,但是由于受农历闰月的影响,小满交节的时间可能在四月的上旬、中旬、下旬,而这里的“月尾”指的就是下旬,今年小满交节当天对应农历四月廿四,很明显今年小满在月尾。
老话说“小满在月头,三伏见河底;小满在月尾,大水过田埂”,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小满交节的时间在“月头”,那么这预示着到了三伏天的时候降雨会比较少,河流会干枯而看到河底,这说明发生了“伏旱”;反之,如果小满交节的时间在“月尾”,那么这预示着到了三伏天的时候降雨会非常多,我们要注意洪涝发生。
进入小满后天气明显变热,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都稳定在22℃以上,那么今年夏天会不会很热?在我国民间就有“白天小满热死牛,晚上小满凉飕飕”的说法,那么今年小满在几点?有啥说法?我们看看农谚是咋说的。
这句老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如果小满节气当天酷热难耐,天气就像火烤一样,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往后的整个夏天都会非常炎热。
这里的“夏天热死蛙”是一种相对夸张的表达方法,说的就是酷热的天气连蛙都热死了,表明天气非常的热。
“黄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发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段持续阴雨天气,由于此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之际,故得名“黄梅雨”。
梅雨开始的第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我国历法规定“芒种后逢丙入梅,小暑后逢未出梅”,说的就是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就是入梅的时间,小暑后的第一个未日就是出梅的时间,今年入梅的时间在6月6日(丙午日),今年出梅的时间在7月13日(癸未日)。
老话说“小满不下,黄梅雨少”,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小满节气当天不下雨,那么这预示着到了黄梅季降雨会比较少,这也表明芒种、夏至、小暑这三个节气降雨不多,这也间接表明这段时间的天气会以晴天为主,气温会非常的酷热。
对于农民来说,黄梅雨季期间降雨多不是好事,降雨多很容易引发洪涝,但是如果梅雨季期间降雨少那么就很容易引发夏旱,正所谓“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夏天一旦发生干旱那么农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农作物绝收。
今年5月21日小满,但是小满交节的时间并非一整天,而是有精准的时间,今年小满交节的时间为5月21日02时54分23秒,从时间来看今年小满交节的时间在夜晚。
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小满交节的时间会影响往后的天气走势,如果小满交节的时间在白天,即小满交节的时间在早上6点至下午6点,那么这预示着往后的夏天会非常的炎热;而如果小满交节的时间在夜晚,即小满交节的时间在下午6点至早上6点,那么这预示着往后的夏天会相对凉爽。
今年是“夜晚小满”,这预示着今年夏天不会过于炎热,至于老话准不准让我们拭目以待!
总结,小满节气马上就要到了,以上老话都是我们老祖宗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过我国地域辽阔,因此老话我们适当参考一下就行。
你认为老话还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来源:畜牧堂免费问诊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