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价值共识。5月15日,网商银行发布2024年ESG报告,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综合金融已累计服务6851万户小微经营者。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价值共识。5月15日,网商银行发布2024年ESG报告,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综合金融已累计服务6851万户小微经营者。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补充者和探索者,以及一家专注于服务小微经营者及“三农”群体的银行,网商银行过去一年在AI技术重构小微服务模式、推动绿色金融行业标准、拓展农村金融覆盖面等领域不断突破,这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实践,成为观察中国企业界ESG的一个样本。
用科技做好“小”事
AI重构小微金融服务
过去一年AI技术的强劲发展,为金融科技的迭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小微、普惠领域更是大有用武之地。科技成为解决金融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关键路径。
数据显示,无论是就业贡献、企业数量占比,还是产业链基础支撑,小微企业都是主力。但是,小微企业高度分散、稳定性差、个性化需求多等特点,导致其金融需求容易被忽视。而这正是网商银行专注小微服务的初心所在。
作为一家科技基因浓厚的金融机构,2024年网商银行将AI认知能力融入“大雁”供应链金融系统,构建产业图谱,刻画千行百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实现2100万小微商家在产业链中位置的精准挂载。以最具创新精神的科创型小微企业为例,通过AI认知挖掘,网商银行识别出“杭州六小龙”上下游的小微企业200多家,已累计发放贷款3亿多元。
3亿元在庞大的金融市场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其意义不可低估。
科创赛道是快车道,资金需求只争朝夕。所以,金融机构帮助他们拿到钱还不够,还得高效便捷地精准“投喂”。传统金融技术很难满足小微科创企业的个性化需求。AI识别精准快捷地实现了纯线上操作,就是为这些未来的“科创小巨人”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这种“小事”正是蓬勃发展的中国科创产业所急需的。
解决了融资难问题,还要解决小微企业的“理财难”。越来越多小微经营者期望通过合理的理财规划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专门针对小微经营者资金高频进出、高波动、难预测的理财服务在市场上还相对空白。
帮助这些小微企业盘活存量资金,补上财务收益的短板,事关小微的经营韧性。2024年,网商银行发布首个针对小微企业和商户的智能普惠理财系统――“布谷鸟”系统。“布谷鸟”系统为小微商家提供了余利宝、稳利宝和月利宝等特色理财产品,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周期的小微资金管理需求。
网商银行用科技做“小事”,创造了企业传统经营指标以外的社会价值,也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挖掘市场潜力,实现了企业长期发展和社会价值创造的双赢。
推动行业标准落地
绿色金融实现多个“首次”
在绿色金融领域,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是金融扶持的重点。但这个领域一直存在“绿色不普惠,普惠不绿色”现象。绿色产业的投资周期长、经营风险高,行业龙头的大型企业形成了规模效应,财务数据清晰,较易识别。而优质绿色小微企业主要靠技术专精,很难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晴三天雨三天”的经营状况波动很大,潮汐式的资金周转起落频繁。
其中的根源是作为我国经济“毛细血管”的小微企业没有可适用的认定标准,难以获得绿色金融服务及政策优惠。
量体裁衣,差异化构建绿色评价标准成为破题关键。2022年至2024年,网商银行分别在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与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指导下,牵头制定《绿色小微企业评价指标规范》,并与平安银行、江苏银行等21家同业机构签署了小微绿色评价合作协议,共同推广绿色小微行业标准。
有了针对性的规范标准,绿色小微金融的服务得以打开。2024年,网商银行为1001万小微经营者提供了绿色评级,累计203万小微客户获得了网商银行提供的绿色金融优惠。
网商银行在绿色小微金融领域的开拓性尝试,拓展了ESG中“E”的内涵。通过提高金融资源可获得性,改善绿色小微企业的处境,帮助这些产业链的小微节点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提质扩面
181万农户获得资金支持
ESG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些“责任”,是企业现实经营中的具体而微。企业服务的每一个客户、做的每一单业务,都有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尤其是在关乎民生的行业。
中国各行各业中,农业无疑是关注度最高的,这是“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现实关切。农业金融的战略布局也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涉农贷款余额为60.19万亿元,农户贷款余额为17.72万亿元。分别为2014年的2.55倍和3.28倍。金融主动脉的源头活水已经通到了广袤的农村。
“大事”做好了,“小事”也不能忽视。帮助农户提高资金可得率,是网商银行2024年农村金融的重点。
2024年,网商银行“大山雀”卫星遥感风控系统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可识别品种扩大至苹果、大棚蔬菜等16大类,准确率达93%以上。高科技赋能风控,资金安全了,农户安心了,农业金融的渠道也更畅通了。2024年,“大山雀”累计帮全国31个省份的181万农户获得资金支持。
网商银行还与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合作,应用时空大数据和隐私计算技术,为农户提供1990亿元授信支持,其中80%农户的种植面积在10亩以下,是以往农村金融难以覆盖的“毛细血管”。
此外,网商银行还为近3000位“乡村带头人”提供了免息贷款,支持他们辐射一方、带动一片,带领更多农村居民发展致富。
网商银行在农业金融业务上,做到了普惠和绿色的有机融合、长期经营和公益扶持的兼顾。这些以国家政策、社会关切为导向、以经营业务的市场服务为基础的务实做法,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ESG目标开拓了新思路。
网商银行的ESG实践,最重要的经验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服务好每一个客户、做好每一单业务。很多日常中的“小事”看似不起眼,却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编辑:段嘉希
邮箱:fnweb@126.com
广告
来源:金融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