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农业部5月棉花供需预测偏中性,5月14日郑棉震荡走强,CF2509合约开盘13330元,最高13470元,收于13445元,涨120元。产业面变化不大,新棉播种和出苗较好,天气扰动有限,旧作持续去库,现货基差报价坚挺;下游进入淡季,关税降低短期利多出口,棉
郑棉期货
美国农业部5月棉花供需预测偏中性,5月14日郑棉震荡走强,CF2509合约开盘13330元,最高13470元,收于13445元,涨120元。产业面变化不大,新棉播种和出苗较好,天气扰动有限,旧作持续去库,现货基差报价坚挺;下游进入淡季,关税降低短期利多出口,棉纱走货好转。整体看,宏观情绪持续回暖,棉价向上修复,关注下游订单以及天气状况。
纽约期货
5月13日,7月合约66.28美分,跌35点,12月合约68.77美分,跌8点;成交量36794手,减少22379手。市场继续消化USDA供需预测的利空影响,而且中美降低关税未能激发市场热情促使交易商投机做空,ICE棉花期货小幅收低。从目前看,关税降低对提振市场情绪的作用有限,后期宏观面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交易商更关注棉花基本面情况,从供需报告来看,下年度美国棉花供应增加,期末库存上升,对棉价有负面影响。
棉价跟踪
5月14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74.68美分/磅,较13日跌0.35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074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941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4418元/吨,较13日涨89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4495元/吨,较13日涨92元/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509)853元/吨,较13日涨4元/吨。
棉市要闻
国内棉市
5月13日,中国棉花网记者来到四川芦山调研。四川纺织企业依托当地生产资源优势,目前处于满负荷开工状态。
世界工装生产看中国,中国工装生产看四川,四川纺企依托产品质量和性价比销往各地,赢得客户青睐。据当地企业介绍,现在内地部分纺织企业陆续将产能转移至四川地区,依托当地水利电费和人工等资源优势生产混纺纱和纯棉纱。夏季电费不足0.3元/度,冬季电费0.7元/度左右,全年综合电费在0.5元/度左右。
近日,棉花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但是下游纱线价格涨价缓慢,企业经营压力依旧存在。据企业反映,中美关税战开始时,企业新接订单明显减少,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缓和,下游企业纱线询价明显增多,订单利润情况没有明显变化。总体看,现在纺织企业旺季和淡季产销已无明显分别。
国际棉市
据《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自5月14日起,在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的“缓冲期”内,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加征关税降至30%(含溯源棉制品、棉制服装)。一些机构、涉棉企业、贸易公司等纷纷判断,随着中国棉纺织品、服装等对美国市场出口逐渐启动、恢复,不仅沿海地区外向型纺服企业、外贸公司将加大国产溯源棉纱的询价、下单,而且港口保税、即期外棉及港口已通关人民币棉花现货都将迎来短期的出货显著回暖。
从江浙、山东、河南等地几家规模以上大厂反馈来看,终端客户对采用巴西棉、美棉、澳棉及其它产地棉花配棉的“溯源纱”询价确实呈现增多、回暖趋势,但一方面对溯源纱的合同价格压的比较狠,留给纺企的利润空间仍比较狭窄;另一方面对棉纱排单、交货期“卡”的比较紧,几乎没有冗余时间,优先采购指标符合要求的库存纱。而部分纺企考虑到24%的关税暂停加征只有90天的“缓冲期”,中美关税相互加征8月中旬或面临很大变数,因此扩大棉花进口,恢复溯源纱生产的底气也不足。
苏州某纺企表示,当前“抢出口”的主体是4月份以来被搁置、延迟发货的对美出口纺织品、服装订单,大部分已经处于加工尾单甚至了单状态,对溯源纱的需求增长并不明显;而新增美国服装企业、零售商订单又受到只有90天暂缓24%关税加征“窗口期”的限制,下单方、接单方都非常谨慎,再加上中美发表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后,中国外贸人开启了紧急订舱行动(抓紧联系美国客户支付尾款,把4月延迟发出的货尽快运出),各家船公司纷纷宣布爆舱(业内分析对美航线“爆舱”将大概率持续数月),买家、卖家都要考虑能否在赶在8月中旬前后到美国主港、通关。另外,对于终端织布、服装企业而言,港口保税、通关棉纱库存也可以较大程度上补充对美出口棉制品订单溯源要求,且具有供应量大、现款现货特点。
来源:中国棉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