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退学!博士名额白送不要:中国药科大学5名准研究生坚决离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5:17 1

摘要:5 月 8 日,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郑重发布公告,明确指出 5 名已处于拟录取状态的 2025 年博士研究生,出于个人方面的种种原因,毅然主动放弃了入学资格。随后,学校按照相关规定正式取消了其拟录取资格。

5 月 8 日,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郑重发布公告,明确指出 5 名已处于拟录取状态的 2025 年博士研究生,出于个人方面的种种原因,毅然主动放弃了入学资格。随后,学校按照相关规定正式取消了其拟录取资格。

根据详细的公示信息可知,这 5 名考生分别来自于药学院、中药学院以及理学院,所涉及的专业广泛,涵盖了药物化学、生药学以及药学等多个重要领域。公示内容清晰地显示,这五位已经成功获得该校博士研究生拟录取资格的学生,主动向学校递交了放弃入学机会的申请。

要知道,已经收到拟录取资格,就意味着这 5 人实质上已经成为了“准博士生”。然而,他们却选择放弃了这来之不易的名校博士席位,这一决定的背后无疑充满了无数的挣扎和犹豫。

毕竟,中国医科大学作为我国“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实力在医药领域不容小觑。该校在药学教育和科研方面拥有深厚的积淀和卓越的成就。在这 5 名“准博士生”放弃的专业当中,药物化学学科堪称亚洲第一的强势学科,其在学术研究、师资力量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而生药学学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一流的实验设备和研究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发展空间。

这些专业的读博机会,原本应该成为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深造机遇。为了能够走到如今这一步,这些人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努力,克服重重难以想象的困难。然而,为何要在即将踏入博士生涯的临门一脚时选择放弃呢?这着实令人费解,也引发了众多的思考和猜测。

当代年轻人在对未来进行规划时,普遍呈现出一种“两手准备”的策略。一方面怀揣着对学术的热忱,努力申请研究生或博士学位;另一方面,他们也深知现实的竞争压力,于是积极投身于各类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或者国企校招之中。

当一个人同时获得博士录取通知和公务员录用通知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纠结的抉择。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稳定工作所带来的现实价值,在很多时候确实高于学术深造所带来的未知回报。要知道,攻读博士学位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平均需要 4 至 8 年的时间才能毕业。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当你终于捧着精心撰写的论文走出校园时,却可能发现同龄人的人生轨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你的同龄人或许早已在药企晋升为总监,积累了丰厚的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或许已经攒够了房子的首付,为自己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又或许已经组建了家庭,完成了生二胎的人生大事。

更令人感到无奈的是,在某些药企,研发岗博士的月薪可能只有 1 万 2,而硕士却能拿到 1 万。这样的薪资差距,实在是让人感叹这性价比的低下。

如今的学术圈,已然成为竞争激烈的修罗场。实验室里 007 的工作模式已经成为了基本操作,发表高质量的论文难度堪比登天。而且,一旦遇上喜欢 PUA 的导师,那简直就是现实版的《活着》,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之中。

在某匿名论坛上,有一句广为流传的金句:“读博前我头发浓密,读博后导师浓密。”这形象地反映了读博过程中的艰辛和压力。同时,学历通胀的现象日益严重,其程度堪比津巴布韦币的贬值。以药学博士为例,扩招的速度比病毒变异还要快,然而高校教职的岗位却比熊猫血还要稀有。

前方有着 35 岁年龄红线的限制,后方又有海归博士带来的降维打击,本土博士无奈地沦为了“学术民工”。

这届年轻人早就算得明明白白:与其在实验室里充当廉价劳动力,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如去搞直播卖保健品,抓住当下的热门商机;与其给导师当人形参考文献检索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如去 CRO 公司,凭借专业知识获取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来源:蝴蝶花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