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空调代工惹争议,年轻人为何对“长虹们”也不爱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6:06 2

摘要:近期,小米空调因标注生产商与实际代工厂不符引发争议,相关话题冲上热搜。部分消费者担忧代工模式下的品控问题,尽管小米强调研发和品控自主性,但老牌家电企业长虹的制造能力与品牌形象未能转化为市场信任,反而因长期代工被贴上了“低端制造”标签,让事件形成了反差式传播。

近期,小米空调因标注生产商与实际代工厂不符引发争议,相关话题冲上热搜。部分消费者担忧代工模式下的品控问题,尽管小米强调研发和品控自主性,但老牌家电企业长虹的制造能力与品牌形象未能转化为市场信任,反而因长期代工被贴上了“低端制造”标签,让事件形成了反差式传播。

据口碑家电网了解,小米空调的代工方长虹美菱,其空调业务营收占比超50%,但毛利率仅7%,远低于自营冰箱冰柜的15.43%。小米通过代工快速切入市场,2024年出货量达680万台,线上份额超11.8%,其核心技术和品牌溢价一直由小米掌控,长虹承担着“制造车间”的角色,这种模式下品牌的利润空间被压缩,长期依赖代工极有可能走向技术空心化。

网民热议背后,凸显出年轻群体对传统家电品牌兴趣减退,本质上是新旧模式在效率、创新与用户价值上的博弈。

近年来互联网和新竞争形态打破格局,让长虹、康佳、创维、小天鹅、小鸭等一批传统家电企业逐渐式微,品牌形象与行业创新节奏脱节,或依赖代工模式导致技术迭代滞后,或卷入价格战卖货忽视品牌价值,更有押注房地产、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战略转型失误拖累核心家电业务边缘化。

过于赖区域市场和传统渠道,让这些品牌无法有效触达年轻消费者,导致品牌老化与用户认知断层。当下中老年用户更倾向于选择海尔、美的、格力等一线品牌,年轻消费者因“品牌声量不足”直接忽略这些品牌的产品,甚至出现子女替父母选购时直接排除“老牌家电”的现象。

可以说,年轻人对“长虹们”的疏离,既是对低效供应链和保守战略的否定,也是对智能化、生态化消费趋势的投票。

相比之下,小米通过互联网营销、高性价比标签和年轻化设计,迅速占领用户心智,其空调销量增速连续两年超50%。海尔创立旗下年轻品牌Leader,高端品牌卡萨帝接连成功,契合了技术、文化、消费心理等多重时代需求。

与长虹、康佳、创维等传统厂商相比,小米的爆火和海尔Leader、卡萨帝成为创牌样本,都源于更懂用户痛点,善于抢占市场声量,通过社交媒体、KOL测评和事件营销持续制造热点,在持续的交易和互动中不断积累品牌势能,引发年轻群体关注,满足对智能化和硬科技的好奇心,最终让产品成功打破圈层壁垒。

短期拼销量,长期赌品牌,是商业世界的终极法则。在流量红利殆尽的当下,企业更需要理解:卖货是今天的面包,品牌是明天的土地。没有面包活不过今夜,但没有土地永远只能流浪。

传统家电企业若不能从“制造思维”转向“用户思维”,未来或将继续困于代工依赖于品牌边缘化的双重困境。随着小米启动自建智能制造基地,未来或逐步减少对外部代工的依赖,进一步挤压长虹的生存空间,而新一轮洗牌也将会上演。

来源:创物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