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沙,这座兼具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的城市,将“家”字写出了别样风采。从课堂里琅琅书声传诵家风到社区楼栋里的互助温情,从数字化平台的智慧互联到街头巷尾的榜样故事,长沙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好家风涵养城市文明新风尚。
星辰在线5月15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龙莉)湘江之畔,岳麓山下,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正由千千万万家庭共同描绘。
长沙,这座兼具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的城市,将“家”字写出了别样风采。从课堂里琅琅书声传诵家风到社区楼栋里的互助温情,从数字化平台的智慧互联到街头巷尾的榜样故事,长沙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好家风涵养城市文明新风尚。
近年来,长沙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以家庭为基点,以家风为抓手,通过创新活动形式、拓展阵地资源、融合未成年人教育、深化基层创建,让文明家庭建设既接地气又显活力。在这里,家庭不仅是社会的细胞,更成为传承文明、传递温暖、传播正能量的基本单元,编织出一幅幅“家和万事兴”的生动图景。当文明从家庭出发,整座城市便拥有了最持久的力量源泉,最深厚的精神根基。
做好“家文章” 家庭文明蔚然成风
在长沙,无数平凡家庭用不平凡的坚守诠释着文明的真谛,他们如星火般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照亮了整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文明家庭”李可立家庭三代同堂,家庭和睦,其乐融融,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多年来,李可立带领家人累计资助困难家庭及学子,捐款捐物达30余万元,他们用文明的双手和行动,影响着大家、温暖着社会。
无独有偶,在望城,有一户邻里称赞的家庭,乡亲们一聊起他们家,总能说起一些难忘的事,他们是徐正祥和丁梅芳夫妇。
“文明家庭”徐正祥家庭曾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退伍后因工作调动他们搬至城镇定居。他始终心系家乡,牵头组织望城区新阳村西流组首届村民团拜晚会,宣讲党的好政策。多次以长沙市第六届道德模范宣讲团成员的身份走进学校、机关、村(社区)等地公益宣讲雷锋精神,2021年至今累计达106场次。徐正祥的夫人丁梅芳是家里的贤内助,婆婆听力不好,婆媳俩就用手势交流,婆媳关系融洽。她从小教育子女要懂礼貌、有爱心,并且乐于帮助邻里乡亲。
这些文明家庭的生动实践,恰似一颗颗饱含生命力的种子,而“好家风故事会”则成为培育这些种子的沃土。当文明家庭的真实故事登上讲台,那些平凡却闪光的生活点滴便化作滋润人心的甘霖,在更多家庭的心中播撒下向善向上的种子。
近日,2025年湖湘好家风故事分享会(长沙专场)在长沙市群众艺术馆实验剧场举行,将新时代家风建设与文艺演出形式生动融合,以情景剧、快板、诗乐等特色节目,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家风课堂体验。
多年来,长沙坚持举办好家风故事会,以故事打动人、以音乐感化人,在音乐厅、图书馆、学校等不同类型的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开展好家风音乐故事会巡演活动。选取有代表性的文明家庭,将其事迹与耳熟能详的家风主题音乐创编成情景剧。文明家庭与市民群众面对面分享互动,开展微访谈、微宣讲,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文明家庭的认知了解。
建好“家平台” 创新挖掘家风阵地资源
好家风不仅需要口口相传,更需落地生根。为了让文明家庭建设融入日常生活,长沙创新思路,将家风建设与城市空间、文化资源紧密结合,让好家风走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2025年初春,砂子塘天华小学2001中队的队员们走进了开福区家风馆,开启了一场充满温情与启发的“寻家之旅”。
在开福家风馆,队员们认真聆听了讲解员讲述的古今名人家风故事,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从“曾国藩家书”到“毛泽东家风”,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家风家训的重要性,以及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的内涵。一个个优良的家风故事如同春雨润物,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指引着他们健康成长。
无独有偶,2025年4月开馆的雨花家风馆也成了市民和游客感受家风文化的新去处。馆内通过布置先贤智慧传薪火、初心使命后辈铭、醇厚家风继世长、老物件里映家风、共育繁花满庭芳五个展厅,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集中呈现了雨花区家庭文明建设的成果,使广大群众看得见、够得着、学得会。
除了打造家风馆,长沙还结合长沙市丰厚的红色资源优势,收集发生在长沙的“家风家教家训”故事,打造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隆平水稻博物馆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家风阵地,设立家风教育点,绘制“十步芳草 家风传承”打卡地图在市属媒体发布,引导全市未成年人参观学习,让未成年人在实地体验中感受优良家风的传承和力量。运用AI技术生成儿童绘本,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和简洁易懂的文字,将红色场馆中的家风故事呈现给孩子们,进一步增强家风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上好“家课堂” 家校协同护航孩童成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而孩子是家风的传承者与实践者。长沙将家庭文明建设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让好家风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活力。
长沙推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通过“亲子共读经典”“家风主题班会”“家庭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孩子在家庭熏陶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依托青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平台,开展“小小家风宣讲员”“文明家庭亲子实践”等特色项目,让未成年人成为家风建设的参与者和传播者。除此之外,长沙还创新一系列举措,将家庭文明建设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
选取一批“新时代长沙好少年”向同龄人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和成长经历,让全市150万中小学生和家长感受身边榜样家庭的好家风,进一步提升全市家庭对家风建设和陪伴成长的认知。
录制《家风第一课》短视频,在全市各学校的家长会上播放,倡导传播科学育儿理念。
全市150万中小学生的家长同上家风课,深受家风故事感动,同时,提升了科学育儿、陪伴成长的认知。
织好“家网络” 深入基层多元推进创建
文明家庭建设不仅需要典型引领,更需要全民参与。长沙深入基层,通过多元化的创建活动,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湘江新区各街道(镇)和社区(村)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社区常年在宣传橱窗、主要道路、楼栋展示文明家庭的家风事迹及其家规家训,营造传承好家风的良好氛围。
芙蓉区成立“好家风美德促进会”“文明家庭共建联盟”,发布《文明家庭行为公约》,发起“亲子契约 助力成长”行为习惯规范养成倡议,开展“芙蓉区文明家庭百家访”等活动。
长沙县召开“同筑幸福家 共创文明城”家庭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开展“把爱带回家——暖心护成长”文明家庭愿景茶话会,打造“红色+亲子+发展+家庭+家风”的家教家风研学路线,发挥家庭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独特作用。
浏阳市探索打造“家庭互助圈”模式,以小区为单位组建“邻里家庭联盟”,促进家庭互助,开展“文明家庭+”主题行动,发动文明家庭申请成为文明实践户,提供留守儿童看护志愿服务。
从一场场家风故事会的温情讲述,到一个个阵地资源的创新利用;从未成年人德育实践,到基层家庭广泛参与,长沙的文明家庭建设既有温度又有广度。在长沙,家风正成为城市文明的基因,家庭正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石。未来,长沙将继续以家庭为纽带,让文明之花开遍星城,让幸福之风吹暖万家。
来源:湖南网信办代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