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家」慧 中 ‖ 敦煌并不遥远(散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7:10 1

摘要:自幼敦煌就是我脑海中梦寐以求的幻影,但是一直未能前往瞻仰。尤其是得知常书鸿老先生曾经在故宫午门城楼举办过敦煌艺术展,我心底的激情又澎湃起来。最近得到本市津湾广场书店举办“遇到敦煌”的展览,我立马前往一饱眼福。昨天又去学校参观了数字敦煌的展览,两次参观体会综合起

敦煌并不遥远

文/慧 中

自幼敦煌就是我脑海中梦寐以求的幻影,但是一直未能前往瞻仰。尤其是得知常书鸿老先生曾经在故宫午门城楼举办过敦煌艺术展,我心底的激情又澎湃起来。最近得到本市津湾广场书店举办“遇到敦煌”的展览,我立马前往一饱眼福。昨天又去学校参观了数字敦煌的展览,两次参观体会综合起来,我心中的敦煌幻影活灵活现了!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从不负“盛大辉煌”的期盼,东西方文化、各民族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孕育出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尤其是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历经千年营造,现保有735个洞窟。彰显了华夏文明海纳百川的博大襟怀和勇于向世界展示的文化自信,具有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精神辐射力。

汉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汉宋之际,丝绸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敦煌也由此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人文荟萃,文化粲然。

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有世居敦煌的译经大师竺法护;有前往印度学习佛法的敦煌人宋云等。法显、鸠摩罗什等佛学大师无论东进还是西去都在敦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了!

隋代存在的37年,在莫高窟开窟77个,规模宏大,壁画和彩塑技艺精湛,同时并存着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据统计,在宋、夏时期,共开凿洞窟100个。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存着大量丰富而独特的西夏佛教艺术。“敦煌遗书”即在西夏统治时期(1036年)封藏于莫高窟第17窟内。截至2017年,敦煌市境内各类文物景点265处,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分别是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敦煌境内长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

尽情地徜徉在敦煌的石窟壁画之中,我仿佛穿越了万水千山,在与普贤和文殊菩萨对话,与飞天共舞!敦煌壁画 -- 中华传统文化的珍宝,凝结了华夏子孙的聪慧与大爱无疆!

图片由作者拍摄提供。

作者简历

卢岚,笔名慧中,女,天津大学经管学部教授,。老三届知青,1977年从集体户考入大学,本科毕业成绩优秀留校任教。1986年考入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教学科研并举,曾多次出国访问交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退休后尝试写作,2018年参加天津市作家协会,笔耕不辍,在一级报刊、文学刊物和文学平台发表文章160余篇,《今日作家》签约作者。

来源:作家世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