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至13日,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开展首届“江苏名家进克州”文化交流活动,邀请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刘灿铭、江苏省特级教师王九红走进克州,通过文学、书法、数学等形式,让大家零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5月11日至13日,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开展首届“江苏名家进克州”文化交流活动,邀请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刘灿铭、江苏省特级教师王九红走进克州,通过文学、书法、数学等形式,让大家零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学讲座现场。克孜勒苏融媒体中心
文学润心田 书香满校园
祁智先后走进克州州委党校、克州实验小学、克州第三小学、克州实验中学、克州第三小学,以阅读、作文为主题,为克州干部群众和师生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之旅。
“今天给祁智老师戴了红领巾,特别激动!听他讲写作文的小窍门,感觉语文学习一下子变得超级有趣,以后我也要用这些方法,把作文写得像《芝麻开门》一样精彩!”在克州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夏热法·肖开提江说。该校二年级语文教师陈得霞表示:“祁智老师以《村居》为例,将文本细读与阅读逻辑深度融合,特别是‘读中找线索、写中仿技巧’的教学方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这是祁智第三次来克州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自去年“祁智工作室”在克州实验小学揭牌,他见证了这片边疆热土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仅是智慧图书馆等硬件设施的日新月异,更让人欣喜的是孩子们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他们的眼神更加明亮有神,言谈举止更加自信大方,展现出令人欣慰的成长气象。”祁智说。
谈及正在深入推进的文化润疆“十二项工程”,祁智用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比喻:“文化润疆,不是水过地皮湿的表面功夫,而是要让文化的种子在最贫瘠的石缝里也能生根发芽。”他分享道:“这几天住在江苏援疆人才大厦,每个清晨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动:援疆干部们步履匆匆地奔赴各自岗位,援疆医生们认真讨论着病例治疗方案,援疆教师们怀抱着教案快步走向校园。他们就像大漠里珍贵的春雨,用无声的奉献滋润着克州这片热土。”
展望未来,祁智表示:“我们将以工作室为桥梁,持续组织江苏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教育专家来克州开展义务支教。通过一次次真诚的文化交流,在边疆孩子们心中播撒梦想的种子。”
书法讲座交流。克孜勒苏融媒体中心
墨香传文脉 书法育新人
在克州实验中学书法社团,刘灿铭为七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书法启蒙课。他从中国书法发展史讲起,结合《兰亭序》《多宝塔碑》等经典碑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书法艺术的精髓。
在实践环节,刘灿铭现场挥毫示范,手把手指导学生执笔运腕,细致纠正书写姿势。“原来毛笔要这样握才能写出力道!”学生们兴奋地说。活动结束时,刘灿铭将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赠予学校,勉励同学们在翰墨飘香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在克州美术馆,刘灿铭以“取法乎上、守正创新、艺文兼备”为主题,通过对比分析历代名帖,系统阐释了书法艺术的美学规律。活动现场墨香四溢,20余位当地书法家和爱好者即兴创作。刘灿铭对每幅作品都进行了专业点评,从笔法运用到章法布局给予细致指导。克州书法家协会会员刘盼表示:“刘教授‘方劲中求灵动’的指点,让我对汉隶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书法教育在克州已结出硕果。克州第三中学2024年开设书法特色班以来,培养了607名艺术特长生。高二(19)班学生阿依加尔肯·阿不都肉苏里分享道:“从初中书法社团到高中专业学习,书法不仅让我看到升学希望,更教会我‘练字即炼心’的人生哲理。每一笔的提按转折都在磨炼我的品性。”
首次到访克州的刘灿铭对当地书法发展水平给予高度评价:“克州书法家的艺术造诣与时代审美同步,各族学生对中国书法的热爱尤其令人感动。这充分证明中华文化在边疆地区的传承卓有成效。”作为工科出身的书法家,他特别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正是对书法的热爱,让我从工科生转型为书法工作者。希望克州的孩子们保持这份热忱,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谈及苏克文化交流,刘灿铭表示:“两地文化交流已取得显著成效。我们正在探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通过定期互访、联合展览等形式,让克州的书法艺术与全国同步发展,共同书写新时代的文化篇章。”临别之际,他挥毫写下“文化润疆”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笔墨间饱含着对边疆文化事业的美好祝愿。
数学专题讲座。克孜勒苏融媒体中心
数理启智慧 素养促成长
王九红先后走进克州第二中学、克州实验小学和克州第三小学,通过示范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当地师生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克州第二中学,王九红以“知识本质与数学素养”为主题开展讲座,系统讲解了数学核心素养“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高三(12)班学生阿迪娜·卡德尔江表示:“王老师的讲座让我醍醐灌顶,明白了知识迁移和思维拓展的重要性,这对我的高考复习策略有很大启发。”
在小学教学现场,王九红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例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数学”“学什么数学内容”和“如何学好数学”三大问题。克州第三小学六年级(3)班学生祖力亚尔·阿布拉江说:“原来数学可以这么有趣!王老师教我们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让我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
面向教师群体,王九红作了《从知识教学迈向素养发展》的专题报告,提出“顶天立地”的教育理念和“接化发”(接得住、能化解、善启发)的教学策略,强调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克州第二中学高级教师刘丰彩表示:“王老师的理论既有高度又接地气,为我们指明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方向。”
首次来到克州的王九红,在深入走访多所中小学后说:“克州的学生们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展现出良好的学习素养;当地教师专业敬业,教学功底扎实。”在克州第二中学的数学课堂上,他与学生们互动后表示:“只要因材施教,这些孩子都具备成为国家栋梁的潜质。”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王九红提出独到见解:“数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从注重‘双基’训练转向核心素养培养。”他现场示范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通过生活化案例引导学生们体会“数学眼光看世界”的乐趣,强调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等关键能力。
针对教育援疆工作,王九红建议:“要构建‘政府+社会’的立体帮扶网络,既完善政策支持,又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他提出:“可以通过云端教研、实地指导等方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惠及边疆学子。”
“首届‘江苏名家进克州’活动是苏克两地文化交流的创新之举。”克州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援克前指宣传组组长朱磊表示,此次活动重点面向少年儿童,旨在用文化之美滋养少年儿童心灵,切实增强“五个认同”。他表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据悉,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将持续深化“江苏名家进克州”文化交流活动,总结首届经验,未来计划邀请更多领域的江苏文化名家走进克州,让文化润疆“十二项工程”在边疆地区结出更多硕果。(高萌 朱鑫)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