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肿瘤患者生殖保存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7:34 1

摘要: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患者人数为482.47万,且越来越呈现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为这些患者提供及时的生育力保护(保存)咨询并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非常重要。生殖保存技术的出现为这些可能失去生育力的个体带来了希望和安慰。它不仅能够保护个体的生殖能力,还能够实现他们的

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患者人数为482.47万,且越来越呈现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为这些患者提供及时的生育力保护(保存)咨询并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非常重要。生殖保存技术的出现为这些可能失去生育力的个体带来了希望和安慰。它不仅能够保护个体的生殖能力,还能够实现他们的家庭构建愿望。生殖保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领域,它对于保护人类的生殖能力和生育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类不仅可以延长寿命,也能有效应对各种疾病的挑战。然而许多疾病、医疗过程及意外事故,会使人类的生殖能力受到严重威胁。生殖保存是指使用药物、手术或辅助生殖技术等方法,为存在不孕不育风险的成人或特殊人群提供帮助,保护其生殖内分泌功能,并获得遗传学后代。

生殖保存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于女性来讲,各种盆腔及宫腔手术可能造成瘢痕子宫、宫腔粘连,降低妊娠安全性;卵巢肿瘤的剥除、电凝止血、输卵管切除等会影响卵巢血供,降低卵巢储备,甚至造成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许多年轻女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但是大剂量的放疗或化疗使得生殖功能明显减退甚至丧失。此外,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外伤、精神心理因素等也影响着女性的生殖健康,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可以保存生育功能或内分泌功能。男性生育力保存(male fertility preservation,MFP)是指通过冻存男性精子或睾丸组织,以期预防未来生育风险,并借助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最终达到生育的目的,适用于有生殖保存需求的男性和有不育风险的人群,为男性在接受可能影响生育力的治疗或暴露前保存生育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无可用精子的风险。

因此,生殖保存对于保护人类的生殖能力和生育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生殖保存技术应运而生,旨在保护个体的生育力,使其在需要时能够获得健康的后代。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殖健康的关注度提高,生殖保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生殖保存的发展

生殖保存的历史可追溯到19 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初的研究是关于动物冷冻和复苏的实验,这些实验为后来的人类生殖保存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6年美国第一例人类精子冷冻案例被报道,自此以后,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辅助生殖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殖保存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已经开始为肿瘤患者提供生殖保存服务,其中包括精子冷冻、卵子冷冻、卵巢冷冻、睾丸冷冻、胚胎冷冻、卵巢移植等技术,子宫移植仅在少数技术先进的国家开展。

在我国,生殖保存的需求仍未得到广泛关注,卵巢组织冷冻保存仅在个别机构实验性地开展,尚无统一的标准化流程和评价体系,但生殖保存理念日益得到重视。自200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ASRM)联合发表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指南以来,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先后发布了生殖保存指南,旨在通过生殖保存技术为肿瘤等疾病康复者的生育需求和生殖健康提供保障和希望。2020 年5月我国首次发布了《中国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及保存专家共识》,其后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先后推出了中国男性生育力保存专家共识及生育力保存中国专家共识等,我国生殖保存领域进入了新时期。

肿瘤患者生殖保存现状

对于肿瘤患者,生殖保存技术的应用历史相对较短。在过去的30年中,年轻的恶性肿瘤患者获得了较高的生存率,甚至达到了80% ~90%,但手术及放化疗是把双刃剑,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可能给患者带来生育及生殖内分泌功能的丧失,越来越多的患者关心并咨询生殖保存相关问题。

肿瘤患者生育力损伤或丧失可以来自肿瘤和手术本身,也可以来自化疗、放疗及其他治疗对卵巢的毒性作用,放化疗可严重损害卵巢功能。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卵巢颗粒细胞,诱导细胞凋亡;通过神经酰胺、Bax和Caspases介导卵母细胞染色体断裂及细胞质分裂,导致卵母细胞凋亡;可通过PI3K/PTEN/AKT信号通路,导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并可通过损伤卵巢基质细胞,导致卵巢间质纤维化。有研究发现约1/3的女性患者在放化疗后卵巢功能衰竭(Meuleman et al.,2018)。卵母细胞和卵巢基质对放疗高度敏感,可诱导卵母细胞凋亡,导致原始细胞池耗竭;放疗还可诱导卵泡闭锁、加速卵泡凋亡,并导致卵巢血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发生。因而,保留生育功能的策略应是癌症治疗计划的一部分

目前妇科肿瘤患者现行生殖保存方法如下。

卵子及胚胎冻存:胚胎冻存是最为成熟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方法,妊娠的累积成功率可高达60%(Liu et al.,2020)。但该技术不适于儿童及单身女性。该技术需要2 ~4 周促排时间,以获取卵母细胞,这将会延迟癌症治疗,不适用于已开始化疗或恶性度高的肿瘤患者及对激素敏感的癌症患者,而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及解冻技术尚不成熟(Ohara et al.,2022),临床应用局限。

卵巢组织的冻存与移植:通过腹腔镜获得卵巢皮质进行冷冻,待肿瘤治疗完成后,再将冻存组织移植到患者体内,但该技术尚不成熟,冷冻是否存在损伤及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等问题尚不清楚。Dolmans首次报道将卵巢组织移植后获得妊娠,但卵巢组织移植后试管婴儿成功率较低。

垂体降调节对卵巢功能的保护:患者注射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后2周左右会出现垂体降调节状态,导致卵巢缺乏促性腺激素刺激,处于静止状态,无卵泡募集、生长与排卵。GnRHa可强效抑制性腺,被认为具有保护卵巢,避免化疗毒性的作用。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显示,281名年轻乳腺癌患者于化疗前使用GnRHa,一年后卵巢早衰发生率低于未使用组,但也有不同的结论(Bertolino et al.,2019)。2018 年ASCO对生育力保存指南更新建议:垂体降调节不能作为一种确切的生育力保存方法,原因是目前垂体降调节对卵巢的保护作用尚存在争议。在不具备辅助生殖技术或卵巢组织冷冻与移植技术的情况下,或者患者拒绝生育力保存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降调节方法减少放化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卵巢移位:作为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将正常卵巢移位至盆腔放射野外,是避免术后卵巢放射损伤的有效方法。卵巢移位术适合于恶性肿瘤可能需要接受盆腔放疗,并有保留卵巢生理和生育功能的患者,建议年龄小于35岁、性激素水平正常者实施。但卵巢功能衰退、卵巢转移风险较高的患者是卵巢移位术的禁忌证。

男性肿瘤患者生殖保存的相关研究表明化疗药物可杀伤各级生精细胞,使男性精子数量减少和(或)精子活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不育(Matsubayashi et al.,2018)。如何避免化疗所致生精功能损伤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及难点。

对于化疗所致生殖功能保护的研究有以下几种。

药物和细胞保护:激素类药物如GnRHa及GnRH抑制剂和雄激素拮抗剂、维生素C及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等,可能会减轻化疗药物对性腺的损害,但目前未在临床开展。

化疗前冷冻精液: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由于精液冷冻储存技术的提高,以及生殖医学技术如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冷冻后精子的受孕率。

生精干细胞移植:目前正在研究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技术可能成为生殖保存的一种较好方法。

总之,肿瘤患者生殖保护已从理论关注上升至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阶段,采取行之有效且安全性高的生育保护方案既是年轻肿瘤患者的迫切需求,也是肿瘤学家和生殖学家面临的紧迫问题,因而需要肿瘤学家和生殖学家的密切合作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生殖保存的技术和方法将会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尽管生殖保存技术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但生殖保存技术在未来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对生殖健康的重视和对个体自主决策权的认可,生殖保存技术将逐渐成为一项常规的医疗选择。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肿瘤患者生殖保存

李长忠, 姜辉主编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5. 3

ISBN 978-7-03-080703-8

当患者的疾病治疗对生育力有影响时,医生有责任告知患者生育力保护的方法。《 肿瘤患者生殖保存 》概述了男性与女性生育力保护(保存)的主要方法及进展,为育龄期女性及男性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更多、更合适的生育力保存方法,不断促进肿瘤生殖学的进展,满足肿瘤患者的生育需求,提高生育力保存医疗服务质量。

当前我国生育力保护既面临重大挑战,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国际生育力保护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为我国提供了技术借鉴与经验参考,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生育力保护体系的完善。我国已将保障生殖健康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凝聚一批有志于人类生育力保护研究的跨领域、跨学科优秀人才,推动多学科联合诊疗及跨区域转诊的有效协作,开创我国生育力保护的新局面,为生殖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本文摘编自《肿瘤患者生殖保存》(李长忠, 姜辉主编.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5. 3)一书“第1 章绪论”“前言”,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80703-8

责任编辑:王海燕

本书介绍了生殖保存的概念、历史、发展现状及意义,重点介绍了女性生殖保存的指征、伦理学问题及女性生殖保存技术和方法,对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及治疗后的生育管理也做了详细的阐述。为保护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免受疾病或放疗、化疗的损伤,患者先进行生殖保存咨询和心理支持,将肿瘤患者卵子或卵巢组织进行体外冷冻保存。肿瘤和肿瘤治疗也会损害男性生育力,书中还介绍了男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护相关内容,介绍了人类精子库这一成熟的技术平台,以及贯穿于男性肿瘤患者整个治疗周期的生育力保护技术和方法。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生育力保护是保留生育力的重要环节,临床医生应结合疾病预后和患者的生育意愿,按照不同人群、疾病特点和技术实施时间制订相应的生育力保存策略。

本书适合妇产科、男科、泌尿外科、生殖医学中心专业人士及广大育龄人群等参考阅读。

(本文编辑:刘四旦)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科学出版社 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

来源:科学出版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