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书由天文学家亚当·弗兰克、理论物理学家马塞洛·格雷斯、哲学家埃文·汤普森合著。“我们怀着深深的忧虑撰写了这本书,因为我们坚信,人类集体的未来和文明的伟大工程正面临严峻的危机。”本书作者们认为,当下人类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科学世界观。他们指出,自启蒙运动以来,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重新审视现代科学?
未来的科学又应如何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
《何为科学》一书从科学的历史出发,梳理现代科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世界的巨大改变,探寻科学的本质和真义,并启迪我们从更广阔的角度审视现代科学。
▲《何为科学》
【美】亚当·弗兰克 【美】马塞洛·格雷斯
【加】埃文·汤普森 著
周程 廖新媛 杨军洁 万舒婵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4月
本书由天文学家亚当·弗兰克、理论物理学家马塞洛·格雷斯、哲学家埃文·汤普森合著。“我们怀着深深的忧虑撰写了这本书,因为我们坚信,人类集体的未来和文明的伟大工程正面临严峻的危机。”本书作者们认为,当下人类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科学世界观。他们指出,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越发依赖科学来解答那些根本性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去向何方?17世纪,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兴起,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开始传播,尽管它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科学。到19世纪,这种世界观演变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人类文化及其物质基础。这种世界观认为,科学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客观物理实在的真实描述,或至少是对所有可观察物理现象的真实描述。这种关于自然、心灵与科学的世界观,支撑起了我们今日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然而,正是这一哲学观点,包括它在科学理论中的体现,如今却陷入了危机,因为它无法解释作为科学根基的心灵、意义与意识。
在书中,三位作者探讨了有关时间与宇宙、物质与观察者、生命与知觉、心灵与意义,以及意识本质的诸多谜题与悖论。“随着讨论的深入,我们越发不确定应当如何理解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更为严峻的是,这场认知危机发生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此时我们正面临着多重生存挑战,包括气候变化、生境破坏、新兴疾病的全球流行、数字监控的扩展以及人工智能的迅速普及,而这些挑战无一不源于科学与技术的成功。新冠疫情凸显了这些问题的迫切性,使我们切身感受到人类在自然世界中的脆弱性。我们不能也不应再将自然世界简单地视为一种可任意操控的物质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刘大椿为本书撰写推荐序,他认为,该书融合哲学与科学的视角,以细致的分析和深刻的洞察提出了一种引人深思的回答:当今科学的成功植根于盲点的形成,我们为科学的成功付出的代价在于对盲点的忽视,未来科学的发展有赖于我们正视盲点、超越盲点。“简言之,自启蒙运动以来,人类一直依靠科学来告诉我们有关世界的真相,却往往忽视作为科学概念基础的人的直觉和经验。这就是本书作者所说的盲点,即科学与经验的脱节。”
刘大椿介绍,书中通过对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认知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具体学科的深入挖掘,揭示了各个科学领域中潜藏的盲点世界观及其影响。“《何为科学》通过重新审视现代科学的诞生、发展,揭示了科学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而探讨这些问题对人类社会以及更广泛领域的深远影响。正如书中所言:‘通过将盲点纳入我们的集体视域,我们将能更好地找到超越盲点的新道路,使我们的科学和文明能够在接下来的一千年中继续生存并发展。’”
来源: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