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光回溯到2022年10月10日,全州首个“共享法庭”在凉雾乡政府成立。这一举措标志着利川法院在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征程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秉持“不增编、不建房”理念,通过“一根网线+一块屏”的智慧配置,集成移动微法院、庭审直播等八大功能模块,构建起集调解指导
“不用跑法院就能解决纠纷,省时又省心!”近日,利川市新工业园区“商事共享法庭”内传来当事人的由衷感慨。
作为利川法院主动融入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共享法庭”以推进“多元解纷减量工程”为核心目标,打造出覆盖城乡的“家门口诉讼服务圈”。
破冰启航
首个“共享法庭”落地生根
时光回溯到2022年10月10日,全州首个“共享法庭”在凉雾乡政府成立。这一举措标志着利川法院在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征程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秉持“不增编、不建房”理念,通过“一根网线+一块屏”的智慧配置,集成移动微法院、庭审直播等八大功能模块,构建起集调解指导、在线立案、云端庭审于一体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将便捷诉讼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在这个初生的“共享法庭”里,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为当事人解决了长途奔波的距离困扰,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专业审判团队常驻值守,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司法服务。首个“共享法庭”的设立,就像一颗火种,激发了利川法院在多元解纷新模式探索道路上的热情。
这个新型解纷终端一经投用,立即打破传统诉讼的时空壁垒。首月即化解矛盾纠纷37件,群众满意度达98%,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司法便民的新范式。
立体解纷网络全面铺开
随着首个“共享法庭”试点的成功,利川法院加快了“共享法庭”建设的步伐。2023年7月19日,第二站文斗镇“共享法庭”入驻长顺坝村,将法治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通过“法官驻点+村委联动”模式,实现涉农纠纷就地化解,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5年4月23日,“商事共享法庭”在利川市新工业园区建立,这是利川法院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精准施策,丰富“共享法庭”服务领域的重要举措。“商事共享法庭”的成立,为园区内企业解决商事纠纷提供了更加专业化、便捷化的途径,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不断拓展“共享法庭”覆盖范围的同时,利川法院积极构建立体化解纷网络,联动司法、公安、人社等多部门,推动“共享法庭”与综治中心深层对接,构建村居源头化解、行业专业调解、部门联动调解解纷机制,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别进行层层过滤、逐级化解,确保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春催千树发,日染九洲新。下一步,利川法院将继续深化“共享法庭”建设,大胆探索、丰富领域,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有效融合“共享法庭”与“网络法官”作用,加快“共享法庭”平台迭代升级,推动更多要素在“共享法庭”集聚,凝聚起司法为民、多元解纷的强大合力,为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共享”合力。
来源: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