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17年,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小城掀起宗教改革的浪潮,基督教世界乃至世俗社会的多元化与现代转型势不可挡;已经征服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帝国,相继战胜了波斯萨法维王朝和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成为地跨三洲的世界性帝国,令全欧洲紧张不已;哥白尼、马基雅维利、托马斯·莫尔、伊
⭐️
不然你都接收不到文景的精彩推送了
1517年,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小城掀起宗教改革的浪潮,基督教世界乃至世俗社会的多元化与现代转型势不可挡;已经征服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帝国,相继战胜了波斯萨法维王朝和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成为地跨三洲的世界性帝国,令全欧洲紧张不已;哥白尼、马基雅维利、托马斯·莫尔、伊拉斯谟等人就社会与政治问题各自发表了重要作品;未来的查理五世正前往西班牙继承王位,庞大的哈布斯堡王朝正在一步步成形,旧世界的权力斗争与各种力量间的角力已愈演愈烈。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这更是一个航海大发现、各地文明加速碰撞的时代。此时,迪亚士已经绕过好望角30年,葡萄牙东印度总督在达·伽马的船队抵达印度20年后,巩固了葡萄牙在印度洋的势力;哥伦布的后继者已经在加勒比群岛建立了殖民地,但欧洲人才刚刚登上美洲大陆接触中美洲文明;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尚未开始;葡萄牙前往中国的船队在珠三角停靠,使臣获准前往北京,还不知道后续要面临的更多波折……
用《1517:全球视角下的“奇迹之年”》的话来说,在现代世界的启幕时刻,众多势力中最接近基督教世界霸主地位的,是不追求欧洲霸权的葡萄牙。《海洋女王:里斯本的历史》一书则记述了里斯本不仅拥有宽阔而繁忙的街道、精美的建筑、异域的珍藏以及宏伟的城墙,更有来自欧洲其他国家、遥远的非洲和亚洲等地的人与动物,令路过的弗兰德斯贵族与文艺复兴作家震惊、赞叹。
那么,在全球化加速的初期,首先拥有资源、技术与武装优势,主导海外贸易的为什么是葡萄牙?葡萄牙是如何开启自己的海外扩张道路,其海外事业经历了怎样的兴衰,留下了哪些影响?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葡萄牙如何被欧洲与世界不断改变、塑造,里斯本这座城市又经历了哪些风风雨雨?
恰处于欧亚大陆两端的葡萄牙和中国,在五百年前似乎有着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与政策取向,但两国的接触、冲突与交流从未停歇。在早期全球史的叙事中,中国的形象与参与往往不为大众所熟知,几百年来的中葡交往史,不仅是认识葡萄牙与中国历史的窗口,也是重新理解全球化历史的重要资源。
5月18日,上海图书馆联合世纪文景、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邀请到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董少新教授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徐亦行教授,从世界现代史开端时刻的里斯本出发,谈谈葡萄牙的历史文化,中葡关系史,以及大发现时代的延续与变革,在全球化遇到新挑战之时,与我们分享有关全球史和中西文明交流的新思考。
活动时间
2025年5月18日(周日)
14:00—16:00
活动地点
上海图书馆东馆7F阅读推广区
主办方
上海图书馆
世纪文景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线下报名
扫👆二维码即可报名
直播地址
嘉宾简介
董少新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关系史、明清史、东亚海域史等,著有《形神之间:早期西洋医学入华史稿》等,编著《感同身受——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感官与感觉》《全球视野中的明清鼎革》等。
徐亦行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葡萄牙语教研室主任、葡萄牙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葡萄牙里斯本新大学语言学博士。葡萄牙里斯本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曾获得葡萄牙总统功绩勋章、葡语国家驻华大使馆联合表彰。主要研究方向为葡萄牙语语言学、葡汉汉葡翻译应用及葡语国家研究等,出版译著《世界尽头的土地上》《米拉》等。
主持人
曹迪辉
世纪文景编辑
相关书籍
1517:全球视野下的“奇迹之年”
[德] 海因茨·席林 著,王双 译
这本书不仅关注1517年在维滕贝格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开启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更是试图呈现这个时间节点的世界是何面貌。作者的笔触在世俗与宗教、经济与军事、社会与心理、思想与物质之间穿梭,展现了1517年所处的多维世界——从德法西意的欧陆、陌生的莫斯科、崛起的奥斯曼帝国,到明朝中国、中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刻画了这个时代的权力格局与生存状况,货物与财富的流动,思想的动态与新的发明发现,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心态与认知。
在这一时刻,政治上,近代欧洲国家的权力格局正式形成、政治组织形式逐渐产生;快速变化的现实世界促使人们对于社会和良治有了新的思考;人们的认知仍然笼罩在宗教和超自然的理解之中;宗教改革开启的教派分立即将打破传统社会结构,酝酿一个多世纪的动荡与冲突,欧洲社会也将走向多元化和世俗化;外部世界的刺激开拓了欧洲人的视野,并将推动欧洲内部的变革。
本书语言流畅、叙事生动,为读者们还原了一个变革破晓时的世界。
海洋女王:里斯本的历史
[英]巴里·哈顿 著,马雅、张崇静 译
里斯本,这座拥有2000年历史的葡萄牙首都,有过辉煌,也有过黑暗。1755年的地震及其所引发的海啸、火灾,给这座“被困在西班牙与大西洋之间”的古城负上了沉重的伤痕。里斯本的故事是一个从灾难的灰烬中涅槃的故事。旅居里斯本逾30年的英国记者巴里·哈顿,以其对这座城市深切的爱、诗意而亲切的文风,带领读者漫步里斯本的街角巷弄,探寻历史遗迹留给当代的线索信息,一睹葡萄牙帝国的今昔往事。
来源:世纪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