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朋友圈,10个年轻人里8个自称“强迫症”:有人晒书架,书必须按彩虹色排列;有人吃火锅,丸子要凑齐七种颜色;还有人见不得微信有小红点,连“文件传输助手”都要点开……
最近刷朋友圈,10个年轻人里8个自称“强迫症”:有人晒书架,书必须按彩虹色排列;有人吃火锅,丸子要凑齐七种颜色;还有人见不得微信有小红点,连“文件传输助手”都要点开……
医生看完眉头一皱:“你们管这叫病?那真强迫症患者怕是要哭晕!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
医学版强迫症 VS 网络版“强迫症”
01
当代互联网“绝症”?
先别急着认领!
▼
● 网络版“强迫症”经典症状:
· 手机电量<80%:心慌手抖,仿佛世界末日;
· 朋友圈九宫格差一张:现拍脚趾也要凑满;
· 看到歪斜的壁画:不扶正就浑身蚂蚁爬……
医生锐评:“这些症状统称‘人类高质量行为’,建议改名为《当代青年生活仪式感大赏》。”
毕竟你们这“病”——
1.发病随心所欲:老板发60秒语音方阵?“强迫症”秒愈!
2.痛苦值为零:整理完彩虹书柜,还要发小红书等夸;
3.自带社交光环:“唉,我这该死的完美主义~”
●真强迫症患者的日常:
· 锁门5次仍怀疑没关→被物业列入“可疑人员名单”;
· 洗手洗到脱皮→还被大脑威胁“没洗干净会害死全家” ;
· 走路绝不踩地砖缝隙→否则得倒回去重走三遍……
真强迫症的“强迫”要命,你们的“强迫”要赞。
02
真强迫症患者:
我快被“脑内弹幕”逼疯了!
▼
一起来看看强迫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 强迫症状分类:
· 强迫思维:强迫表象、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维……;
· 强迫行为: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性仪式动作……
● 症状特点:患者明知强迫思维及行为没有现实意义、没有必要、是多余的;有强烈的摆脱欲望,但却无法控制,因此感到十分苦恼。
● 时间标准:必须里连续两周中的大多数日子里。
●程度标准:有痛苦感,导致个体、家庭、社交、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举个例子
普通人出门:关门→走人
强迫症出门——
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关门→总感觉自己检查不够,下一秒就会突发意外状况。
走在路上疯狂回忆——
“我到底关没关门?” →走到小区门口闪现回13楼二次/三次/四次……确认→出门三小时,实际移动100米
患者内心OS:我也不想啊!但大脑像个自动播放恐怖片的投影仪!
03
为什么玩梗会坑到真患者?
▼
● 误解1:“强迫症=爱干净/整齐”
真相:患者可能更怕“不整齐会招来厄运”,比如:袜子没对齐→担心家人出车祸 、没数清楼梯台阶→觉得会考试挂科
● 误解2:“忍忍就过去了”
真相:强迫症与焦虑及恐惧相关障碍共病率高,不管不顾可能引发:焦虑到绝望、洗手洗到秃噜皮、常常社死
最扎心的是——当全网把强迫症玩成梗,真正患者反而不敢求助:“说了会被当成矫情吧?”“算了,我自己再检查一遍门锁……”
04
严肃科普:
什么情况该看医生?
▼
当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 每天花1小时以上时间做无意义重复行为/思考、明知没必要却停不下来,伴随担忧害怕、严重影响工作/社交等 。
记住:强迫症不是“性格问题”,而是大脑生病了!建立有效的医患治疗联盟、定期随访和评估、多种方法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等都是强迫症治疗中重要的部分。
朋友们,放过那些无伤大雅的小怪癖吧!真正关注的那些“停不下来的人”。
图源:网络
来源:健康归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