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5日,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14日,伊朗一名高级顾问表示,伊朗准备在一定条件下与特朗普政府签署核协议,以换取解除全部经济制裁;而这个“一定条件”,就是伊朗将永远承诺不制造核武器,并销毁其可用于武器化的高浓缩铀库存,同意只将铀浓缩至民用
要不要搞原子弹?
如果没有压力,相信每一个国家都应该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要!
但是如果有压力,怎么办呢?
人类历史上已经有一个国家,曾主动放弃核武器;而现在,有另一个国家,准备销毁其可用于武器化的高浓缩铀库存。
2025年5月15日,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14日,伊朗一名高级顾问表示,伊朗准备在一定条件下与特朗普政府签署核协议,以换取解除全部经济制裁;而这个“一定条件”,就是伊朗将永远承诺不制造核武器,并销毁其可用于武器化的高浓缩铀库存,同意只将铀浓缩至民用所需的较低浓度,并允许国际核查人员监督这一进程。
这个消息是否属实,尚需伊朗官方确认;伊朗是否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也需要交给时间;但如果伊朗真的承诺永远不制造核武器,则意味着中东或出现第二个乌克兰。
1994年12月5日,乌克兰、美国、俄罗斯和英国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乌克兰承诺放弃并销毁核武器,包括约1900枚战略核弹头,以换取美国、英国与俄罗斯对其国家安全及独立的保证。而在2014年,俄罗斯接管了克里米亚;2022年,俄罗斯发动了特别军事行动,截至目前,俄军占领了包括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等四州在内的绝大部分土地。
如果乌克兰继续拥有核武器,后来的这些事情会发生吗?而假如伊朗承诺永远不制造核武器,在混乱的中东,他们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又会遭遇什么变化呢?
不得不说,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都与关键时刻是否做对了决策息息相关。
而对于中国来说,如果不是70年前毛泽东的一个关键决策,我们或既很难拥有40年和平发展的时间,也有可能在这几十年中遭遇如乌克兰一般的境遇。
1955年1月15日下午,由毛泽东主持的一个绝密会议在中南海召开。会议的主角是一块黄绿色的古怪石,它来自广西富钟(今钟山)县境内,是新中国采集到的第一块铀矿石样本。这一块铀矿石标本的被找到和挖掘,不但证明了中国富存铀矿,更是催生了毛泽东做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关键决策,因此它被称为“开业之石”,至今仍保存在中国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内。
随着毛泽东的拍板决定,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核武器。最初找矿的时候还有苏联专家的参与,但随着苏联撤走援助中国铀矿项目的全部专家,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遭到了致命打击。但是,新中国的核工业建设脚步并没有因此停滞,反而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
1964年10月16日,一声巨响后,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刻,是新中国核工业征程的新起点,也是新中国发展的新起点,更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新起点!
有人说,中华民族之所以长存五千年,是因为在每个关键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那么今天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在每个关键时刻,总有人做出英明决策,从而让民族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来源:蜻蜓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