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将今年就业更难的局面彻底具象化,而还在上班的,也更多也在苦苦挣扎,公司似乎是看到了自己的春天,更拼命的剥削与压榨。
最近一则消息让大家心更慌了,那就是今年第一季度的失业金支出高达465亿元,较去年增长了22.4%。
这将今年就业更难的局面彻底具象化,而还在上班的,也更多也在苦苦挣扎,公司似乎是看到了自己的春天,更拼命的剥削与压榨。
最近一个40+的朋友聊起还要不要继续找工作的话题,她也只是苦涩跟我笑笑,自己这个行业已经没落了,压根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如果真要让她找工作,她大概只能去扫大街了。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人进军自媒体,做副业,也导致各个赛道越来越卷,真正大爆的只有极少数。现在网上流行一句话:“大多数人上班到一定年龄,会无班可上。”
但很多人都陷入一种焦躁和迷茫,既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副业(甚至可能将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业),但担心自己进入的赛道已成红海。
作为同样在这个赛道探索的职场人,喵只想说几点自己的感慨和现实:
字面意义,这个公司就自己一个人,自己生产“产品”,然后卖给别人。这意味着你自己是自己的老板,亦是自己的员工,从规划到执行,全部都是你一个人做主。
做好了,你会卖到钱,如果抱着打工心态,那么就很难有所收获了。
这个模式可以帮助你低成本实现副业/创业收入。
这个就因人而异了,但最重要的,得是你自己擅长的,且有需求。
这个擅长可以是虚拟的产物,比如当下火热的自媒体,你的文章,音乐绘画作品,视频剪辑,知识付费等等等等,也可以是实物,比如你的手工,食品或者其他。
这事最忌讳什么呢?就是无脑跟风,今天AI绘画很来钱,去学AI,明天小说短视频推广很赚钱,又转头去发推广视频,天天看人家写得哪个项目又赚了多少多少,兴冲冲地扎进去,交费报名,最后两手空空。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擅长的东西。
首先,你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比如做HR的,对个人科普一些劳动法啊面试啊人社政策,帮人写简历做规划咨询劳资纠纷啊等等;对公司还可以做制度流程,薪酬绩效设计;还比如设计师可以接私单,将作品传到平台卖钱;再比如擅长运营可以帮企业起号,擅长开发的可以接小程序等等等等;这也是你最容易上手的。
其次可以结合你的兴趣爱好,比如有喜欢二次元的,把她和妈妈的裁缝店结合起来,宣传推广接一些cos的服饰修改,从此生意兴隆,可比只修修裤腿啥的赚得多啦;
或者你还可以结合你的所长或你的身份,比如同样是宝妈做自媒体,有的会分享一些自己的育儿经验,有的人擅长在选好物上的心得实现小橱窗带货。还有的擅长做小吃,从业主群入手送试吃,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私域。
如果你实在想不到,那么可以通过MBTI性格测试去看看自己在哪方面更适合。
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东西只是第一步,你还需要考虑的是,它是受众是谁——能够解决哪类人的什么问题或者带给谁什么价值。这将决定你采用怎样的形式卖出去。
有人可能会担心自己不专业啊,其实别怕,很多时候信息的分享并不是只有专家才能做的,更多是靠信息差。
比如满分是10分到达专家级别的话,哪怕你只有5分,你可以给1-4分的人进行价值输送啊。
同时你也需要持续学习啊,阅读是最快的手段,大量阅读收集同赛道的信息,并且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累计,打开视野,也会让你变得越来越优秀,在输出的时候,更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给别人。
我上次在培训中最深的感悟之一就是,每每学生对老师的想法提出各种可能性时,老师都会要求大家,先行动起来。
是不是很熟悉这句话,其实在职场我们也会经常听见,老板不喜欢听你讲各种可能会带来怎样的情况,哪怕他先看到一个不那么成熟的方案,再优化嘛。也比你在头脑中各种完美的假设强。
大部分人都把问题想复杂了,其实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很简单,那就是做的多、做得久,自然就能熟能生巧。
很人会反对,说规划很重要。诚然,做一件事确实需要一定规划,甚至市场调研,就连做自媒体,也需要找定位做起号,而不是简简单单的随便发发,但如果你只停留在规划,没有产出,那一切都等于零。
边做边改,才会越来越好,在职场是这样,个人创业更是如此。
可惜很多人,都输在了执行上。
就像老师说的,虽然每期都有四五十个人参加这样的培训,但最后真正落地的,做出来的,能有五个就不错了。
因为很多人其实是很懒的,包括喵自己,躺着看小说刷剧玩手机不香嘛,然后就一个月没有更新,数据惨不忍睹。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首先就不能“懒”,尤其是当你开起步的时候,哪怕效果差,只要你坚持,就会有结果。
我们当时培训的是电子商务,但实际讲的也是当下最热门的电商带货,这里真要忍不住赞一下成都组织的失业培训,真的是干货满满,技能学到不少,也算是自我挑战了真人出镜探店,拍情景剧,写脚本,最挑战的,是最后的考核——直播。
开课讲到这个时候,全班哗然,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啊,老师有句话让我刻骨铭心——那是你因为你还没到真正缺钱的时候,等你真正缺钱了,你就不会在意你露面好不好意思的问题了。
中年失业,可能最该放下身段。
它可能会体现在,一个40+的曾经高管愿意坦然接受在一家小企业做着普通员工的工作,拿着几乎腰斩的工资。
也可能体现在,曾经的高收入的程序员求职失败后干脆自己摆摊,滴滴,送外卖。
同样也体现在,当你决定开始自己创业时,能真正放下过往的一切包袱。
有时候,只需要鼓足勇气跨过那个槛,赚钱嘛,没什么丢人的。
也没有谁规定在什么年龄只能做什么事,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愿每个被生活暴击的中年人,都能在新赛道找到适合自己的星辰大海。
来源:卡小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