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三年的熊市,有很多基金经理靠着杠铃策略跑赢了市场,左手拿着价值右手拿着成长,仓位调配得当就能有超额收益。保守派多配高股息类、中庸派走均衡路线、而激进派玩科技梭哈。当然在不同的市场风格下,结果有着天壤之别。
科技和消费双主线。
过去三年的熊市,有很多基金经理靠着杠铃策略跑赢了市场,左手拿着价值右手拿着成长,仓位调配得当就能有超额收益。保守派多配高股息类、中庸派走均衡路线、而激进派玩科技梭哈。当然在不同的市场风格下,结果有着天壤之别。
一招鲜吃遍天在大A并不适用,市场风格时常切换,对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考验,就像年内很多板块内部都表现出剧烈分化。
例如:配科技玩机器人的收益好于玩算力,又好过持股通信的;
价值风格里,有色金属的表现大于钢铁大于银行,又远远超过煤炭和石油;
看好消费的美容护理年内领涨,农林牧渔次之,食品饮料相对较差。
而站在当下,再来看杠铃的两端,防守端很多基金经理都提到了消费,而进攻端科技是毋庸置疑的,那具体的配置又是怎么样的?下面风云君再为大家介绍6位百亿级基金经理的动态,看他们怎么说?
在A股投资消费,食品饮料是绕不开的板块,尤其它还是公募基金四大最爱行业之一。但以白酒为代表的相关个股,从2021年最高点回落至今已跌去近40%,不少基民深套其中。
今年一季度,不少顶流又开始猛加白酒。
一季度,百亿级基金经理加仓猛干的杨思亮绝对能排得上。而从他加仓的路径来看,白酒成为他的新宠。
目前杨思亮管理规模为108.6亿,其中宝盈消费主题混合(003715.OF)是成绩最好的,宝盈品质甄选混合(013859.OF)是规模最大的,宝盈新价值混合(000574.OF)是他管理超5年且规模第二大的基金,这三只基金基本可以代表他的风格。
从去年年末的行业配置上看,三只基金同时配置了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和汽车,且占比都不低,侧面说明消费是杨思亮的基本盘。另外,宝盈消费主题混合和宝盈新价值混合A的重合度更高,还同时配置了纺织服饰和家用电器行业。
去年年末,三只基金的权益类仓位都不高,宝盈品质甄选混合A的股票持仓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仅为60%,其余两只甚至不到40%。今年一季度末,三只基金股票仓位均大幅加仓,分别提升至70-87%的水平。
一季度三只基金的前十大变化很大,均有5-6席是新进的,且对白酒比较偏爱。宝盈消费主题混合直接把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买进前三大位置,同时新进入的还有泸州老窖和海尔智家。
宝盈新价值除加仓白酒外,还加配了公用事业板块的国投电力和川投能源。
而宝盈品质甄选混合A的含港量更高,除同样把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五粮液买进前十大外,新进入的还有腾讯控股和美团-W。
过去三年,宝盈消费主题混合与宝盈新价值混合A的收益率基本共振,差别不大,而宝盈品质甄选混合A因配置的港股较多,收益率弹性更大,2024年净值增长21.9%,跑赢沪深300指数超7个百分点。
“低利率时代已经过去,高质量成长将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连续几个季报中杨思亮均有提到,但就目前持仓来看,他偏爱有业绩、乐于分红、现金流充裕的白马股。
另外,他认为国内经济低速增长和国外高通胀的解决上、战略上可以转向乐观,但也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短时间内以消费类为主的防守板块应该还是他持仓的重点。
提到配置消费、白酒的基金经理,绝对绕不开易方达的张坤和萧楠,截至一季度末两位大将合计管理规模接近1000亿。
一季度末,萧楠重仓持有五粮液、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和古井贡酒,合计占其持有市值比例的30%。而张坤持有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和洋河股份,合计占其总持仓的41%,是白酒的绝对热爱者。
要仔细拆解萧楠一季度的动作,得从下面4只他在管基金入手。
萧楠的4只基金配置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总体看他与杨思亮一样热爱食品饮料和汽车行业,其中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配置更加集中,而易方达瑞恒混合及易方达高质量严选三年持有相对分散,这两只基金配置占比超5%的行业均超7个。
在行业选配上,萧楠的动作还是均衡偏保守型。
具体到个股,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与易方达消费精选股票前十大重仓股变化不大,均只有一席发生变动,前者比亚迪代替赛轮轮胎新进,后者山西汾酒新进、美团-W退出。
一季度被萧楠狂买的是五粮液,四只基金都在增持,并新进入了易方达瑞恒的前十大。
另外,萧楠的进攻端选的是电子板块,易方达瑞恒和易方达高质量严选三年持有分别对其配置了11.3%和17.6%,新进前十大的有北方华创和中芯国际H股。
季报中,萧楠称目前投资者对于内需是极度悲观的,他认为内需还在左侧,但继续看空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反而内需相关的一些极度便宜和具备持续现金流创造力的品种已经到了性价比极为合适的位置。
这也是他一季度加仓白酒的原因,他称这相当于买了一个带有内需看涨期权的高息债券,性价比非常高。另外,在消费的外需端,他称涨幅较好的是家用电器和汽车,但由于关税政策等影响,已经做了减配,并增持了银行和黄金品种作防御。
另外,张坤在季报中没有给出继续看好白酒的原因,他称当下的时间节点,市场对于2025年的经济仍有较大分歧,但股票收益率连续低于企业ROE水平的现象,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此外,当前白酒行业的股息率在4.08%左右,公募基金重仓集中在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和古井贡酒上面,业绩上洋河股份表现较差,其余几家公司在一季度均能实现低速增长。
过去6年,公募基金轮番抱团电子、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电力设备,当下又重新轮动到电子,不仅是公募基金的第一大持仓行业,也受多个百亿规模基金经理的喜爱。
一季度末兴证全球基金的三大头牌谢治宇、乔迁和董理纷纷看好电子板块,是其管理的多只基金的第一大持仓行业,同时他们三位合计管理近800亿的规模,绝对称得上有实力的买家。
兴全商业模式混合A(163415.OF)是乔迁的代表作,目前规模140亿,年内收益率为-2.15%,小幅跑赢沪深300。
2024年末,该只基金配置电子板块的比重高达36.2%,另外,电力设备为11.8%、交通运输为9.38%,传媒及机械设备也均超5%,可以说半仓都在科技线上。
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有三只新面孔,分别为北方华创、东山精密和分众传媒,另外除对吉祥航空减持外,对其余重仓股乔迁均是继续加仓的节奏。
季报中,乔迁称将继续保持科技领域相关的超配权重,大概率电子还是她的首选。
谢治宇管理的基金中,兴全合润混合A(163406.OF)是他的代表作,管理超12年,管理规模为226亿,而兴全合宜混合(LOF)A(163417.OF)是他管理规模第二大的基金,当下规模为144.9亿。
同样,2024年末电子行业是这两只基金的第一大持仓,配置权重在35%左右,电力设备是第二大持仓,接近10%。
但一季度末,恒玄科技、蓝思科技两大电子板块个股退出兴全合润混合A的前十大,比亚迪、完美世界新进。另外,在立讯精密、鹏鼎控股、巨化股份、晶晨股份的持仓上与乔迁是重合的。
而兴权合宜混合A持有不少的港股,一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持有7只港股,其中增持小米集团、中芯国际,新进金蝶国际、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同时减仓高伟电子和阿里巴巴。
另外,连拿17个季度的海尔智家首次退出兴全合宜混合的前十大,却新进杨思亮的前十大。同时,比亚迪新进兴全合润和萧楠的前十大。
年内,无论是杨思亮、萧楠还是谢治宇均参与了港股的牛市行情,并取得了超额收益,兴权合宜混合A的收益率年内为5.23%,跑赢指数近9个百分点。
季报中,谢治宇主要提到了两点,其一是科技,他称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新的终端应用产品将逐渐走向成熟,尤其AI眼镜有望复制智能手机的发展轨迹,国内公司也将有望在半导体、高端制造等卡脖子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其二,他认为传统消费有望在2025年年底触底反弹,并以潮玩为代表的新消费正在加速渗透,情绪消费将是25年消费投资的重要机会。另外,必选消费中,产品升级趋势延续,部分公司抓住了产品和渠道的红利,增长势能充足。
虽然董理也爱电子,但年内他的成绩却与乔迁、谢治宇拉开距离,他管理规模最大的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年内大跌近11个百分点。
其主要原因是,他去年末配置的前几大行业非银金融、电力设备、通信、建筑材料、公用事业年内表现均不亮眼。一季报中,董理称将继续看好半导体和建筑材料为代表的内需板块。
整体看,买兴证全球的基金就绕不开电子板块,三个百亿基金经理中,乔迁中规中矩,由于配置了港股年内谢治宇的成绩稍好。
年内重仓投资电子板块成绩最好的当属王贵重,他的代表作嘉实科技创新混合(007343.OF)年内收益率为14.6%。
2024年末嘉实科技创新混合半仓在电子板块上,另外配置了14.73%的汽车,9.81%的机械设备和6.7%的商贸零售,基本属于左手科技右手消费。
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有6只是来自于港股,年内许多基金经理已经看到弹性更好的港股,尤其是在中芯国际、阿里巴巴、小米和腾讯的配置上,基本算是平铺。
但除此之外,王贵重还买了理想汽车和零跑汽车。A股方面,立讯精密、思特威和江丰电子新进。尤其是立讯精密,基本上与兴证全球三大基金经理同车。但受关税政策的影响,消费电子个股近期遭受大跌,想必也套了不少基金经理。
在季报中,王贵重的观点更加细节,他看好半导体、数字化、新能源、互联网平台和创新药5个方向。
一季度他主要对半导体高阶制程、港股互联网、车及智驾产业链、内容及衍生品产业链做重点布局。
他称此前态度偏谨慎的下游大厂正在加大投入力度,尝试推出一批C端应用落地迭代,他由此重新评估港股资产,并聚焦:
1、下游有场景、数据优势者;
2、AI应用产业位置领先且能有相关业绩兑现;
3、随这波下游需求扩张而收益的上游环节。
另外,他称车和智能产业链是他长期看好并且今年有核心变化的方向。
他目前的持仓也确实在他提到的这些领域,或许也能为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尤其在板块加剧分化的背景下,要挖掘AI、半导体、机器人、智能驾驶里最核心的环节。
整体看,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当下科技仍是经济低速增长的突破口,而稳住经济基本盘还要看内需和外需,那这两个方向仍是他们未来继续挖掘、投资的重点方向。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4月27日。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来源:市值风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