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M综合征管理迎来中国方案, 一文总结诊疗要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20:34 1

摘要:总结了CKM综合征流行病学、生理和病理生理机制、各分期特征、筛查、风险评估、临床管理和治疗路径、生活方式医学管理、社区慢病管理,公共卫生预防政策和患者教育等内容,旨在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CKM的诊疗能力和慢病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我国CKM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导语

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常多病共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23年10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表了关于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的建议

,旨在加强共病患者的多学科协同管理。

在此背景下,我国专家基于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同时借鉴和参考相关领域的临床指南制定了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总结了CKM综合征流行病学、生理和病理生理机制、各分期特征、筛查、风险评估、临床管理和治疗路径、生活方式医学管理、社区慢病管理,公共卫生预防政策和患者教育等内容,旨在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CKM的诊疗能力和慢病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我国CKM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CKM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现状与危险因素

CKM综合征根据是否合并代谢危险因素、有无代谢异常、以及CKD和/或CVD,将CKM综合征分为5期。0期是指无CKM综合征危险因素;1期是指存在过度或已引起功能异常的肥胖;2期是指发生代谢性疾病或中高危CKD;3期是指出现亚临床CVD;4期是指出现临床CVD,包括CHD、HF、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房颤,其中4a期无慢性肾衰竭,4b期合并慢性肾衰竭。根据京津冀社区自然人群队列2017至2019年调查结果 ,我国18~90岁成人中 ,约15.5%处于CKM综合征1期,48.1%处于2期,晚期(3期和4期)患病率高达 25.3%。

CKM综合征的发病受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多重因素影响。遗传方面,GWAS研究已鉴定出SLC8A1、PCSK9等与血压、血脂相关的易感基因,高血压遗传度达25%-60%,中国人群特有T2DM易感基因PAX4。环境因素中,CHCN-BTH研究证实PM2.5等污染物与心脏传导异常显著相关,老年男性及代谢高危人群更易感。生活方式上,吸烟、饮食、运动及睡眠通过直接代谢影响和社会环境交互作用共同决定疾病风险。

CKM综合征危险因素筛查与风险评估

CKM综合征应进行全生命周期筛查及管理,尤其应从生命早期开始筛查CKM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不同年龄段筛查方式推荐见表1及表2。除传统危险因素以外,还有一些额外危险因素增加了CKM综合征分期进展的可能性,这些因素与CVD风险及肾衰竭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表3)。

表1 儿童及青少年(<21岁)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筛查方法的推荐意见

注:CDC: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表2 成年人(≥21岁)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筛查方法的推荐意见

注:CKM综合征: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KDIGO: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FIB-4:纤维化-4 指数;MASLD: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病;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表3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危险增强因素

注:HIV/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准确的风险评估是针对个体未来风险制定合理的干预的类型和强度、获得相匹配的预期治疗效果的基础,是初级预防的基石。AHA工作组建立了新的CVD事件风险预测(PREVENT)方程,使用临床现有常规数据来估测未来CVD绝对风险,为CKM的预防提供决策依据。

图1 PREVENT基础方程式和附加方程式

注:如存在SDI、HbA1c、UACR,则可进行附加模型计算;CVD:心血管疾病;PREVENT:AHA预测CVD事件的风险;SDOH: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SDI:社会剥夺指数;UACR: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HbA1c:糖化血红蛋白

图2 促进心血管健康、CKM健康分期和风险评估的全生命周期方法

注: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KM: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VD:心血管疾病;CVH:心血管健康;GDMT:指南指导的管理和治疗;HF:心力衰竭;PREVENT:AHA预测CVD事件的风险

表4 基于PREVENT风险评估和CKM综合征分期的心血管疾病预防路径

CKM综合征分期中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CKM综合征分期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诊断和治疗

表5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分期中CHD的诊断方法

注:CCTA: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表6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分期中CHD的治疗方案

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9;SGLT2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GLP-1RA: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KM综合征分期中心力衰竭(HF)的诊断和治疗

表7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分期中HF的诊断方法

表8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分期中HF的治疗方案

注: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HfrEF: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RASI: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SGLT2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MRA: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CKM综合征分期中房颤的诊断和治疗

表9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分期中房颤的诊断方法

表10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分期中房颤的治疗方案

注:CKD:慢性肾脏疾病

CKM综合征4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急诊救治

表1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再灌注治疗方案

注: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PC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IRA:梗死相关动脉

表1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方案

注:PPC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AG:冠状动脉造影;IRA:梗死相关动脉;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表1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

注:DAPT:双联抗血小板治疗;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表1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凝药物选择

注: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UFH:普通肝素;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ACS: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AG:冠状动脉造影

CKM综合征分期中2型糖尿病(T2DM)的诊断和治疗

表15 糖尿病诊断标准

注: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HbA1c:糖化血红蛋白;空腹的定义是至少8 h没有热量摄入;随机是一天中的任何时间,不考虑自上次用餐以来的时间

表16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2-4期患者T2DM的治疗方案

注:CKM:心血管-肾脏-代谢;GLP-1RA: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SGLT2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HF:心力衰竭;CKD:慢性肾脏病;MASLD:代谢相关脂肪变性肝病;MASH: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GIP: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HbA1C:糖化血红蛋白

肥胖症在CKM综合征全程中的作用及减重干预

表17 肥胖症治疗的推荐意见

CKM综合征分期中CKD的诊断、风险分层评估和治疗

表18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

注:GFR:肾小球滤过率

表19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及诊疗目标

注:GFR:肾小球滤过率;CKD:慢性肾脏病

图3 CKD危险分层

表20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分期中慢性肾脏病的诊断、风险分层评估和治疗推荐意见

注: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SGLT2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MRA: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CKM综合征相关脑血管病的防治策略

脑血管病风险评估是预防卒中基础,CKM 综合征相关卒中的评估涉及心血管、肾脏和代谢状况的全面评估。

图4 首次卒中风险评估及管理流程图

表21 关于首次卒中风险评估的推荐意见

注:FSP:弗莱明翰卒中风险评估量表;China-PAR: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

表22 关于卒中血压控制的推荐意见

CKM综合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防治策略

表2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评估和治疗的推荐

注:ASO: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BI:踝肱指数;CTA:计算机断层动脉造影;MRA:核磁共振动脉造影;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GLP-1RA: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SGLT-2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CLTI: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ALI:急性肢体缺血

CKM综合征的临床管理和治疗路径

表24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0-3期治疗路径推荐

注: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9;SGLT2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GLP-1RA: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CACS: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表25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4期的治疗推荐

注:CKM综合征: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9;HfrEF: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MRA:醛固酮受体拮抗剂;SGLT2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NOACs: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抗凝药物;INR:国际标准化比值;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CKD:慢性肾脏病;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UA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RASI: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新型降糖药在CKM综合征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表26 新型降糖药在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分期中的临床应用推荐意见

注: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P⁃1:胰高糖素样肽⁃1;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SGLT2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T2DM:2型糖尿病;CVD:心血管疾病;CKD:慢性肾脏病;HF:心力衰竭

CKM综合征的生活方式医学管理与公共卫生预防政策

表27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的生活方式医学管理

表28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预防的相关公共卫生政策

CKM综合征管理的未来方向和挑战

对于肥胖/超重、T2DM患者的治疗,心肾保护是治疗过程中的重中之重,GLP-1RA/SGLT2i类药物兼具心、肾结局获益证据,是目前CKM综合征管理研究的热点,其新药研发及临床试验结果、心肾获益机制探讨、最佳药物治疗方案的验证等将陆续公布或需进一步探讨,将开启CKM综合征综合管理的新篇章。

针对CKM综合征的综合治疗,临床应着重强调代谢异常作为核心管理目标的重要性,合理运用已被证实对器官具有协同保护作用的药物,实施分层管理策略。但目前CKM综合征患者仍面临治疗和干预方案的不统一,这可能导致肥胖的CKM综合征患者,在不同科室管理下的预后产生差异,因此,目前亟需统一的CKM综合征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些创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如人工智能 、多组学以及大数据等在疾病诊断和管理中的应用。这些新兴技术和方法有望为CKM综合征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参考文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生物医学工程分会心肾代谢性疾病防治学组,夏经钢,等.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5,23(3):193-228.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