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拿下小红书大单 ,京东走向大开放时代,底气也越来越足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7:35 1

摘要:前不久,京东与胖东来联手共建供应链产业基地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还没过多久,市场又传出京东和小红书达成合作的消息。

小红书上链接帮京东带货

刘强东的“朋友圈”越来越广了。

前不久,京东与胖东来联手共建供应链产业基地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还没过多久,市场又传出京东和小红书达成合作的消息。

李响了解到,小红书与京东已敲定合作,预计将在未来几日内对外官宣。

值得一提的是,淘宝天猫与小红书近日达成了战略合作,推出“红猫计划”,宣布双方进一步开放融合,打通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共同助推商家生意增长。此后,小红书种草笔记可直接跳转至淘宝App。

图源:小红书

而小红书与京东的合作模式或与淘天的合作类似,未来小红书内商品链接有望直接跳转至京东页面。

对此,京东证实该消息属实,小红书方面暂未进行回应。

前段时间,淘宝“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由饿了么重点保障外卖配送服务,这一举动被业内视作是在对标京东秒送。

图源:淘宝

而如今,在阿里动作之后,京东也将目光投向了小红书,这一行动也可看作是对阿里的反击。

不过,即便京东与小红书的合作并非意在反击阿里,从本质上看,也是好处颇多。

对京东而言,小红书拥有庞大的活跃用户群体,2024年年末,小红书月活跃用户数均值稳定在3.3亿左右。通过笔记一键跳转,能为京东带来新的流量,拓展用户来源,增加潜在客户数量。

另外,小红书上的种草内容往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传播力,京东与小红书达成合作,借助这一平台特性,某种程度上也能填补自身在内容领域的短板。

同时,用户在小红书完成种草后,可直接跳转至京东APP购买商品,缩短购买路径,减少用户决策过程中的流失,有助于提高商品的销售转化率,推动业绩增长。

当然,京东与小红书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绝非京东单方面受益。

从去年年底开始,小红书持续开放平台生态,陆续与京东联盟、唯品会、淘宝联盟、美团等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并推出小红盟(京东)、小红链(唯品会)、小红星(淘宝)、小红团(美团)等产品。

图源:小红书

这一时期,小红书与这些平台的合作主要聚焦在商家种草营销上,并未真正实现从种草到购买的完整链路打通。

直到此前与淘宝天猫达成合作,才算是小红书首次实现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贯通,而此次与京东合作,正是在这一基础上的深化升级。

从小红书的视角来看,与京东合作,能让小红书的商业生态更加完善,从内容种草延伸到电商交易,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增强平台的竞争力和用户粘性。

此外,京东在3C数码、家电领域更具优势,也可以帮助小红书扩宽更多商家群体,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简单来说,在小红书加速商业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京东成为了重要的帮手。而京东在抗衡阿里、谋求业务新增量的过程中,小红书也提供了重要助力。

双方此番合作是各取所需、互利共赢,通过资源互补与优势整合,共同探索商业新可能。

在商业世界里,合作的基础是相互的利益和价值交换。京东和小红书显然深谙这一点,才会一拍即合,迅速达成合作。

京东为什么要广结盟友?

近几年来,京东与其他互联网大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另外,2022年6月,京东与腾讯续签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腾讯会继续在其微信平台上向京东提供显著的一级及二级访问入口以提供流量支持,而京东向腾讯发行价值最高2.2亿美元的股票。

数据显示,腾讯分别于2022年7月、2023年5月、2024年5月获得1004万股京东股票。

不仅如此,京东和腾讯还在支付领域达成了合作。去年5月,京东支付在微信公众号宣布,消费者用京东金融App可以扫微信收款码进行支付消费。

自那开始,京东支付成为了行业内首家,同时打通微信个人码和商家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图源:京东

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了各自的生态体系,在支付市场中形成了更强大的竞争力,共同应对其他支付平台的竞争,扩大市场份额。

事实上,腾讯并非京东唯一的合作巨头,阿里同样加入了与京东的合作阵营。

2024年,淘宝天猫宣布即将接入京东物流,同时,京东也宣布引入菜鸟速递和菜鸟驿站作为包裹代收点。在这之后,京东又接入了支付宝,与阿里逐步实现物流与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

步入2025年,京东与阿里之间的合作更为密切。3月初,京东在淘宝正式开出一家旗舰店,提供洗衣洗鞋和家电维修、清洗等服务,借助淘宝流量触达更多潜在用户,降低获客成本,同时依托淘宝成熟的支付与评价体系,有效弱化站外运营风险。

图源:淘宝

表面上,京东与阿里是针锋相对、难以相容的劲敌,但实际上,二者早已在众多领域存在合作与交集。

事实上,腾讯与阿里不过是京东庞大合作网络中的一部分,其“朋友圈”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

李响发现,在京东服务天猫旗舰店入驻淘宝之前,京东已率先在美团、抖音平台开设京东服务自营店,借助两大平台的流量优势,持续渗透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培养和强化消费者“京东本地生活”的心智。

图源:抖音

从腾讯、阿里,到美团、抖音,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与京东在电商、物流、支付、本地生活等不同领域展开合作。

这不仅说明京东凭借自身在供应链、物流体系、数字化运营等方面的存在优势,是他们眼中极具价值的合作伙伴,也说明在互联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用户增长逐渐见顶的当下,开放合作、互联互通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上述巨头们通过与京东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一边拓展业务边界、降低运营成本,一边优化消费场景与服务体验,为用户带来更便捷、多元的消费选择。

京东这般广结盟友,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推动平台生态开放。

毕竟,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退、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单一平台的资源与能力始终有限。只有打破“围墙”,与盟友们共享资源,才能打造出更丰富的消费场景,在存量市场中开辟增量空间,实现破局突围。

互联互通,没那么简单

如今,互联互通已从行业趋势演变为行业常态。

从电商平台间的服务互通,到社交与支付领域的功能融合,再到内容平台与电商生态的流量对接,跨平台合作早已渗透至各个角落,不再稀奇。

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企业需要的是如何在开放与自主间找到平衡点,以此制定最有利自己的合作方案。它们既要考量资源互补的契合度,又要权衡数据安全与利益分配;既得借助合作拓展业务边界,又得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此前行业内的互联互通更多停留在基础功能对接、流量互通等简单合作层面。而未来的互联互通必将朝着纵深方向推进,这不仅要求企业妥善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战略,更考验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届时,不只是互联网大厂,其他企业也同样需要在合作层面倾注更多心力,才能在竞争中立足。

来源:心平氣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