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省57块钱一吨煤,啥概念?老铁们,这相当于每天白送钢厂一辆奔驰E级,懂?最近我扒拉了一下华北某钢厂的采购单,那财务总监一句话,算是把焦煤市场这波暗流涌动的撕X大战给点透了。
-省57块钱一吨煤,啥概念?老铁们,这相当于每天白送钢厂一辆奔驰E级,懂?最近我扒拉了一下华北某钢厂的采购单,那财务总监一句话,算是把焦煤市场这波暗流涌动的撕X大战给点透了。
2025年5月,能源圈杀疯了,妥妥的"三国杀"现场:蒙古煤的火车皮子跟不要钱似的往河北港口狂奔,山西焦化厂的烟囱冒出的白烟里都透着股焦虑,至于澳洲的货轮,还搁黄海上画圈圈呢,老牌煤炭出口国这是要凉凉的节奏啊。
上周,我去临汾找了个做煤炭的哥们儿老张,他给我看了他的账本,惨!1280一吨的主焦煤,到手利润不到3%,这还没算上安全技改硬性摊下来的8块钱成本。
搁山西焦头烂额,蒙古那边却喜大普奔,南戈壁的露天煤矿里,那运煤的火车就跟下饺子似的,一天3列往甘其毛都口岸发,海关数据显示4月份蒙古焦煤通关量同比暴增42%,直接干到278万吨的历史新高,牛X!这冰火两重天的,在唐山钢铁协会的采购会上简直不要太drama——蒙古煤贸易商一喊1265的到厂价,山西代表团那边的茶杯盖儿都跟着抖三抖。
现在这市场的天平,明显是歪了。
煤炭运销协会的数据显示,华北钢厂5月第一周的蒙古煤采购占比已经飙到37%,比去年同期涨了19个点,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中蒙跨境铁路二期工程去年底一通,乌兰巴托到曹妃甸的运输周期从14天压缩到8天,运费直接省了23块,这就是地缘政治的威力啊,资源定价权的争夺,懂的都懂。
更骚的是,澳洲的贸易商还在那儿纠结3块钱一吨的象征性降价,蒙古那边直接放大招,"量价捆绑"玩得飞起。
我听说某蒙古矿业巨头给包钢的报价单里,有个条款:采购量超50万吨,每吨再返15块!这直接把传统焦煤贸易的定价规则给撕了个稀巴烂。
但这可不是简单的价格战。
我在山西焦煤集团的调度中心溜达了一圈,发现人家也在憋大招,智慧矿山系统正忙着重新计算洗煤参数,说是要把硫分再压低0.2个百分点,跟蒙煤死磕品质。
技术总工王明阳跟我说:"每降0.1%的硫分,成本就要涨5块。
"本土煤企这转型升级之路,真是步步维艰。
期货市场那帮嗅觉灵敏的资金,早就闻到味儿了,大商所焦煤主力合约连续两周出现"蒙古到岸价折价"的异常波动,我认识个私募基金经理,偷偷告诉我,他们的量化模型里已经把"中蒙货运列车GPS实时数据"也加进去了,666!
政策这块儿,也暗戳戳地搞事情。
市场还在猜山西会不会重启"276工作日"减产政策,应急管理部突然来了个煤矿安全百日攻坚行动,晋北13个矿井直接停工技改。
这波"有形之手"的操作,期货市场直接炸锅,焦煤09合约两小时暴涨4.2%,但蒙古煤现货价格却稳如老狗,这说明市场对政策效果也有分歧。
海关总署那边也悄悄地搞了个蒙古煤通关效率提升计划,既安抚了钢厂的原料焦虑,也给本土煤企留了点转型的时间。
我去曹妃甸港的堆场看了看,那场面,妥妥的现代版"能源丝绸之路":蒙古煤的集装箱通过自动化传送带装船,发往华东,而三年前还人山人海的澳洲煤专用泊位,现在都锈迹斑斑了。
这风水轮流转的,国际贸易格局大变天啊。
我问了海关的工作人员,报关系统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澳洲主焦煤进口量暴跌68%,上次见到澳洲船东代表,还是春节前的行业联谊会。
澳洲那边现在是真落寞,跟蒙古贸易商在华北钢铁沙龙上的春风得意,简直是鲜明对比。
我听说有个澳洲矿业代表私下吐槽:"我们现在卖的不是煤炭,是情怀。
"
市场洗牌,总得有人上位。
在邯郸一家钢厂的配料车间,技术员小周给我演示了他们的"动态配煤模型":蒙古煤比例加到40%,焦炭反应后强度还能稳在68以上,这在三年前根本不敢想。
技术进步改变了采购策略,采购部长跟我说,山西煤现在是"质量调节阀",蒙古煤才是真正的"成本压舱石"。
这角色转换,连期货套保策略都变了,不少机构投资者告诉我,他们的对冲头寸开始用"蒙古口岸价+山西品质溢价"的复合定价模式。
最有意思的是,大家都在玩心理战。
我问山西某国有煤企销售总监怎么看价差,他打开手机上的矿山实时监控:"看到这些智能化综采设备了吗?它们的产出数据,下一秒就传到重点客户的ERP系统里。
"这供应链透明度,摆明了是用服务粘性来对抗价格冲击。
蒙古那边也来势汹汹,南戈壁省省长上个月在乌兰巴托的招商会上,用中文喊出"五年零关税",中国采购商那叫一个激动。
这政商联动,直接改写了跨境资源贸易的规则。
未来咋走?还得看数据。
冶金规划院的测算,如果蒙煤进口量突破4000万吨(现在是3200万吨),华北焦煤定价权就得向口岸价靠拢,山西煤价可能跌5%-8%。
但山西能源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佬提醒我,吕梁山区正在试点二氧化碳矿化封存技术,如果吨煤减碳成本控制在20块以内,"绿色溢价"就能逆转价差。
技术革命和地缘红利的赛跑,这焦煤市场的剧本,越来越精彩了。
晚上,我站在大同的露天矿坑边上,看着无人驾驶矿卡的车灯在夜色里连成一条金龙。
这些代表中国煤矿智能化最高水平的装备,和三百公里外张家口保税区里堆积如山的蒙古煤,构成了一幅冲击力极强的画面。
或许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那位专家深夜打来的电话里说的:"这场较量最终看的不是资源,而是产业链的反应速度——谁能平衡好成本和质量、开放和安全、效率和韧性,谁就能在新时代能源领域称王。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我想起下午在钢厂听到的轧机轰鸣声,既像是传统产业沉重的喘息,又像是新时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小志不挑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