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32岁的刘芷晴在湖南邵阳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主管。她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节奏:白天项目堆满日程,晚上常常在键盘前坐到凌晨。加班时她几乎不离手的是大杯冰奶茶和速溶咖啡,午饭多半靠外卖汤粉凑合,重油重盐早已成了日常习惯。她极少锻炼,周末也大多窝在家刷剧,这
2018年,32岁的刘芷晴在湖南邵阳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主管。她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节奏:白天项目堆满日程,晚上常常在键盘前坐到凌晨。加班时她几乎不离手的是大杯冰奶茶和速溶咖啡,午饭多半靠外卖汤粉凑合,重油重盐早已成了日常习惯。她极少锻炼,周末也大多窝在家刷剧,这种生活持续了俩三年,她的身体也渐渐出现了问题。
5月13日中午,刘芷晴吃完麻辣烫后便在办公室赶一个提案。嘴里突然感觉像堵着点什么,喉咙都像被棉线挂住似的,发涩发干,她下意识拿起冰咖啡润了润喉咙,可喉咙里依旧像是挂着东西似的下不去,内部隐隐坠痛。她下意识摸了摸脖子,外表层没觉得痛也没有咳嗽,但那股含着东西的感觉就像卡了一片塑料片,口水在喉咙处要好一会才能咽下。她一边揉脖子一边泡了包菊花枸杞茶,想着可能是空调太冷,刚吃完麻辣烫嗓子上火了。
下午她站在会议室屏幕前讲方案,刚说到第三页PPT,喉咙忽然像被什么蹭了一下,一种淡淡的痒感从喉结下方往外散开,像有人拿牙签轻轻刮了几下,她条件反射般清了嗓子,停顿了一秒,随即又坚持着将报告讲完,喉咙已经沙哑不堪,发出的声音像是金属刮擦着咽喉壁。会议结束后她回到座位,忍不住又伸手去摸喉咙下方,指腹按过去竟觉得有点发胀,像肌肉鼓了一块,却说不出是肿还是紧。她和同事借了消炎润喉片吃了下去,冰凉的感觉暂时让她感受到舒适了许多。
5月17日早晨,刘芷晴换上一件新买的立领衬衫准备去公司开周例会。扣子才扣到脖子,领口那一圈就像勒了一根细铁丝,越系越紧。她伸手想松一松扣子,手指无意间滑过下颌与锁骨之间的那块空隙,突然顿住了。那片本该平滑的皮肤下,鼓起了一块硬硬的突起。她随即来到卫生间查看,发现那团鼓包在吞咽时微微起伏。她试着侧头、咽口水,立刻感到一股闷闷的压迫感从颈前缓缓爬上来,她又用手碰了碰,一股刺痛感直穿她的脑神经,她疼得龇牙咧嘴起来。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立刻请了假前往医院。
来到医院后,刘芷晴挂了甲状腺外科的号,医生简单问诊后,为她安排了甲状腺彩超、甲功五项、细针穿刺活检等检查。甲状腺功能三项中,FT3为8.4 pmol/L、FT4为25.7 pmol/L、TSH降至0.012 μIU/mL,提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反馈抑制下TSH显著下降;甲状腺抗体检查显示:TPOAb 162 IU/mL、TgAb为阳性,说明存在自身免疫相关异常;彩超提示甲状腺双叶弥漫性增大,实质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多,无明确结节影像。医生结合化验指标与B超影像,最终诊断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属典型甲亢表现,并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建议。
刘芷晴听完医生的诊断,心里一惊。她原以为不过是火气重、上班累,嗓子发紧是虚症反应,没想到竟然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她有些迟疑地问医生:“这个病是不是以后都要吃药?我还能正常工作吗?”
医生语气温和,却很明确地解释:“甲亢也叫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过多造成的,会引起心悸、出汗、情绪易躁、嗓子不适、体重下降等表现。多数情况是自身免疫因素造成的,比如Graves病。不过别太担心,这是可以控制的,只要你按时吃药、注意生活方式,不仅能缓解症状,还有机会缓慢恢复。”
随后,医生为她开出了甲巯咪唑片和心得安,并特别叮嘱得少喝咖啡奶茶,控制情绪波动,晚上早点休息;饮食注意蛋白质摄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刘芷晴听后点了点头。
回到家后,刘芷晴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她谨遵医嘱每天定点吃药,奶茶戒掉了,咖啡也换成了温开水。虽然文案工作依然紧张,但她学会了每天下午在阳台上站一刻钟透气,有时还跟着手机做深呼吸训练。这样坚持了2个月,脖子上的肿块逐渐消了下去,喉咙也不再沙哑,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许多,正以为一切都在变好时,意外却悄然降临。
6月17日,刘芷晴正坐在办公桌前赶方案。空调开着,她身上却冒着细汗。文档已开了两个多小时,可她每看几行就得停下来缓一缓呼吸。胸口那种闷胀感像层层翻滚的雾气,一直卡在肺部和喉咙之间,她深呼吸了几口,坐直身子换了个姿势,甚至拉开窗户透气,可那股压迫感还是没有散去,反而愈发像有块湿毛巾紧紧贴着胸骨,闷得她直想低头吐口气出来。
她忍着难受继续敲键盘,越改越心烦,呼吸也变得越来越浅。鼠标在屏幕上来回移动时,她突然感到一阵眼前发黑,心跳猛地乱了一拍。她愣了两秒,本想站起来倒杯热水压压,但刚从椅子上起身,右脚一软,膝盖一抖,整个人瞬间失重,直挺挺倒在了工位旁的地板上。水杯“哐”一声砸在地上滚了老远。她趴在地上,大口喘气,脸色发白,冷汗直冒,手指发抖,嘴唇开始泛青。同事听见响动赶来时,她已经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只能微微摇头,虚弱地试图坐起却又瘫倒。同事见状立刻拨打了120,将她送进了医院。
来到医院后,急诊科首先为刘芷晴安排了心电图、血常规、血氧饱和度与心肌酶谱,排除了急性心梗与低氧血症。随后,医生详细询问了她近期咳嗽、气短、体重变化等症状,得知她有既往甲状腺异常现象,立刻建议进一步检查,开出了一组:胸部增强CT、甲状腺球蛋白(Tg)定量、甲状腺功能全套、肺部肿瘤标志物、PET-CT评估预约单。
两天后,检查报告陆续出来:胸部增强CT提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小结节,最大1.6cm,右下叶边界毛刺,部分与血管相邻,形态可疑;甲状腺球蛋白Tg升至221 ng/mL,提示有功能性甲状腺组织或转移病灶存在;PET-CT检查发现双肺后基底段多个灶点代谢活跃,与甲状腺分化型癌转移特征一致。
刘芷晴脑袋懵懵的,只听得见“肺转移”三个字,像是被人扇了一巴掌,整个人怔怔地坐在椅子上,半天没有反应过来。她声音发颤地问道:“医生你们是不是检查错了,我之前不是甲状腺问题吗?现在怎么会变成肺部问题?怎么可能呢!我一直有在积极配合治疗。”
医生皱着眉合上报告,问她:“你甲状腺这块,之前有没有动过手术?刘芷晴摇了摇头:“没有啊。那时候医生说是甲亢,就给我开了甲巯咪唑,我也吃过一段时间。后来身体不难受了,我就自己吃点调理的中药,草本粉那类的,一直也挺好的。”
医生听完陷入沉默,为了明确病因,医生开始详细追问她在这几个月来控制甲状腺异常过程中的一些关键习惯。医生从药物服用方式、复查频率、饮食作息,再到是否使用其他辅助药物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细致询问。直到刘芷晴回忆起她第一次看病的细节,医生才神色微变,终于从其中找出了真正的隐患所在。
医生的眉头越皱越紧,终于合上病历,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低沉而沉痛:“真是无妄之灾啊!你不是不配合,而是太粗心了,从表面看,你做得已经很到位了:按时吃药、控制饮食、没有乱停乱换,但你在初次检查和生活习惯上却忽略了2个细节,临床上许多患者和你一样,把一个本可以早期干预的小病,拖成了今天这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一、初诊时未做穿刺活检,仅凭功能异常判断病因,错失确诊时机。
刘芷晴第一次就诊时的所有数据,其实已经提示存在非典型的问题:甲状腺球蛋白升高、TPOAb阳性、彩超显示实质回声不均、血流信号增多,但却因为没有看到明显结节,被简单归为Graves病处理。确实,这类病例占甲亢中的绝大多数,但也正因为常见,容易让人掉以轻心。现实中,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没有形成典型实性结节,却能以功能性异常呈现,甚至短期内通过药物控制激素后假性改善,使患者误以为病情好转。临床指南中也明确提到:任何甲状腺弥漫性改变伴球蛋白升高者,尤其病程不典型时,都应考虑穿刺或密切动态观察。但刘芷晴因工作太忙而放弃了医生建议,选择先吃药试试看,就这样错过了唯一一次可能切断病程的机会。早一步穿刺,就早一步确诊,也许后面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二、停药后长期依赖草本调理,忽视动态监测,反成病情加速的隐性诱因。
很多患者在听到激素恢复正常这句话后,都会下意识放松,甚至开始用调理来代替治疗,但恰恰是这个转折最容易出问题。刘芷晴停药后并没有放弃养护,相反她做得比许多人更认真——每天服用草本粉、规律早睡、忌口不碰奶茶,还加上了红枣枸杞、艾叶泡脚等内外兼顾的健康方式。问题在于,这些东西从未经过专业评估。尤其她服用的草本调经粉,虽写着活血化瘀、调气养元,但其中多含植物类雌激素或代谢刺激成分,而甲状腺本身就是高度依赖内分泌环境的器官,这类补看似温和,却可能暗中加快细胞代谢,促进潜在癌灶增殖。再加上她长达两年未复查Tg、未再行影像评估,肿瘤早已悄悄在肺部种下了哑火地雷,直到症状明显才爆发。
资料来源:
[1]薛世航,曾熘海,陈敏芝,等.经口腔前庭联合颏下入路与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癌的Meta分析[J/OL].肿瘤学杂志,1-6[2025-05-13].
[2]郑水婧,杨君,蔡瑜娇,等.基于小波变换和CNN-Transformer的超声甲状腺结节分割算法研究[J/OL].陆军军医大学学报,1-7[2025-05-13].
[3]高明,郝洁.低危甲状腺癌主动监测策略的意义、阻碍及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25,33(06):889-892.
(《32岁湖南女子甲状腺异常吃甲巯咪唑片,1年后肺转移,2个原因引起复发》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杨Dr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