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9年11月28日,美国海军少将理查德·伯德,坐上了从小美洲营地起飞的福特运输机。18小时41分钟后,1929年11月29日全球报纸刊登这样的头条:世界上首个飞越南北极的人出现了。
BB姬丨文
1929年11月28日,美国海军少将理查德·伯德,坐上了从小美洲营地起飞的福特运输机。18小时41分钟后,1929年11月29日全球报纸刊登这样的头条:世界上首个飞越南北极的人出现了。
理查德·伯德的壮举几乎影响了那个时代所有人,包括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恐怖小说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
这位克苏鲁文学奠基人,从小怀揣极地情节,和友人的书信中讨论伯德一行人的探索发现,并在两年后写下他人生中第三部长篇小说《疯狂山脉》。
踏足留白的南极腹地,H.P.洛夫克拉夫特将当时最新的地理发现、史前生物学与个人对于深寒的恐惧熔于一炉,将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宏大交织在一起。
田边刚绘制的《疯狂山脉》漫画
通过纸笔,他向人们传达了一个讯息——南极并非乐园,它神秘、危险且充满未知。没人知道皑皑冰雪掩藏过什么秘密,所以它成为了想象力的沃土,无数人以这片大地为背景造梦。
于是,我们看到了以极地长夜为背景撰写的《寒冷的战争》;看到了受基调影响,拥有极强视觉风格的《怪形》……数不清的作品,从《疯狂山脉》描绘的高纬度恐怖中汲取灵感,其中也包括我们很熟悉的《重返未来:1999》(以下简称:《1999》)。
就在今天,《1999》更新了全新主线剧情「复乐园」。它可能是《1999》迄今为止风格最为独特的一章,不仅成功回收过去一年铺设的众多暗线、伏笔,将事件收束于南极冻土,同时也是他们第一次着笔这片神秘冰原。
《1999》为这次周年庆谋划了很久。
从周年庆的预热中,就能嗅到「复乐园」不同以往。《1999》用一段满是故障艺术、噪点,扭曲的,不断重复“不要前往南极”的短视频,和一张冰川山脉仿若活物阖眼的海报,为终章拉开序幕。
这是一句警告,来自「复乐园」新出场的重要角色“诺谛卡”,是她在经历种种异常后,对南极探索者发出的警告。
你会感觉到很强的即视感——不仅因为它 neta 自《疯狂山脉》小说讲述者威廉·戴尔所说的“不要接近那个地方”;还因为它包含一种宿命感,宛如《三体》中对叶文洁的警告“不要回答!”——像是被某种巨大的轨道锁定,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终将会踏上这段旅程。
再往细看,会发现「复乐园」中的一些角色设定,其实也在致敬。刚刚说到的重要角色“诺谛卡”,她是南极地质科考队仅剩的最后一人,身份和《疯狂山脉》的讲述者威廉·戴尔有一定对照。
虽然剧情中存在很多致敬,但不能说「复乐园」是脱胎于《疯狂山脉》的剧情。因为当你深入剧情,会发现二者想要呈现的内容截然不同,相比将真实与幻想糅合,可以被归类为科幻的《疯狂山脉》,「复乐园」存在更多克味满满的要素。
比如维尔汀邂逅诺谛卡时,她在咀嚼从极地腹地生长出的“黑藻”。科考队已经提前对黑藻进行过一轮研究,虽然造型古怪,像是黑色的流体,但也确认它可以食用。
可“黑藻”从何而来?剧情后半会提到,它其实是祭祀的产物。当人类作为祭品献身,藻类便像汲取充足养分般疯狂生长,之后就会褪去颜色,变成诺谛卡手中可以吃的食物。
这个设定细想非常掉SAN,活人祭祀生出的未知生物,造型与《疯狂山脉》中的触形体组织相似。更别说诺谛卡在正式出场之前,就已经连着嚼了好些日子,目睹真相后,精神有点错乱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恐怖文学的经典要素——精神污染。
当故事聚焦于诺谛卡时,她会与耳朵中的小耳朵虫对话。神秘的呢喃侵入影响了诺谛卡的决定,进而影响了后续故事的走向。《1999》用杂乱、繁复的线条去表现这个旁人听不到的声音,就是为了突出它混乱的质感。
最后,还有一些反直觉的设定——诺谛卡是南极科考队的一员,但她看起来并没那么唯物主义,相反能从她身上看到很强烈的神话崇拜,这其实也是与反派重塑之手的一种对比。
诺谛卡坚信的“地母”更多是作为科考队精神慰藉存在,像是传统宗教中偏向于慈悲的神祇,再看重塑之手在南极的作为——漠视人类,蛊惑与自毁,致力于推动禁忌仪式……相比诺谛卡口中的“地母”,重塑之手更有克苏鲁神话崇拜的味道。
可以看到《1999》在本次剧情中,添加了非常多不同以往的新要素,但它们并没有喧宾夺主,影响故事走向。「复乐园」依然是一个属于《1999》的故事。
从2.0开始,《1999》就换了新的叙事方式。他们会在很多活动剧情中,穿插与主线有关的线索,再由主线篇章整合,最后全部汇聚于终章「复乐园」。
邂逅诺谛卡,向着重塑之手腹地探索的维尔汀;背叛基金会,与重塑之手达成交易的芝诺军方;以及前往南极尝试与司辰回合的拉普拉斯组长乌尔里希……
「复乐园」展现了《1999》对多线叙事的成熟运用,三线并联推进,互相作用,最后抵达矛头的根源,触碰重塑之手筹备的禁忌仪式。
松散、分散的故事结构很难掌控。相对的,不同版本玩家都可以获得一点点主线内容,顺着线索猜测,随着故事推进,见证真相浮出水面,这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复乐园」中立场反转的角色“淑女格蕾丝”。
淑女格蕾丝在2.1登场,是2.4版本BOSS,每个版本都会展现角色全新的一面,互相勾连,引人遐想。早在去年,人气颇高的她就被社区里的剧情解析UP抿出了第二重身份。
「复乐园」的意义,不仅在于收束过去一年的所有伏笔,更在于将剧情中多方势力的纠葛一一摆上台面,进一步释出更多关于世界观的线索。
「复乐园」终幕,重塑之手的仪式终于完成,反派阿尔卡纳的复活将剧情推向高潮。此时维尔汀遇到一场前所未有的洪水,它与暴雨同源,是《1999》世界观基底的一角。
新线索除了暴雨,还有纺车。
作为贯穿《1999》的关键道具,每当玩家要抽卡,就要对着它转上几圈。「复乐园」中,这个曾经在序章出现,被绝大多数玩家忽视的物什,再次出现,成为了重塑之手的仪式核心。
纺车有什么作用?它又象征着什么?这是《1999》从首曝起埋下的伏笔,也是在二周年浮现在大家眼前。
「复乐园」既是2.0的终章,也是3.0的序幕。
收束之前的一切,展开更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伏笔,顺道将之前正邪对立的基金会 vs 重塑之手的格局搅乱,军方与拉普拉斯的参与,让不少人开始期待3.0又会有怎样展开。
聊剧情不能只说结构发展,也要看剧情中的角色。
得益于《1999》对长线叙事的处理,他们靠着对伏笔的处理,将几个版本没打过照面的角色,水到渠成地摆上同一个舞台。就像在「复乐园」中登场的乌尔里希和莫莉德尔,这两个角色同一版本实装,剧情中互动不少,但两个立场不同的角色是第一次碰面。
乌尔里希算是《1999》人气最高的几个卫星之一。
一方面是它的造型足够独特,磁流体的人体,异头形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他在剧情中的塑造也相当出色,从去年的「孤独之歌」到今年的「复乐园」,《1999》用数个活动补全了他的人物弧光。
爱来自官方
对于莫莉德尔,《1999》将更多刻画放在了她的挣扎。
作为军人,莫莉德尔不得不服从上级、父亲的命令,但她又对命令产生了怀疑,让她在忠诚与自我之间徘徊不定。
正是因为与乌尔里希的相遇,让她再一次审视自我,而军队中与她情似家人的下属,最终成为了她选择自己道路的勇气。
「复乐园」将更多笔墨留给故事的主角——诺谛卡。
「复乐园」之后,重新看诺谛卡这个角色,会发现她的身上带有一种魔力,是纯粹,也是热诚,她的身上,有着为探明未知,不惜一切的勇气。
面对挚友被重塑之手祭祀,被未知拉入深渊,诺谛卡曾一度晃神,迷失自我,而当意识到自己追求多年的,空白答案就藏在门中时,她又不顾生死,选择见证答案。
时间线向前,在诺谛卡尚未成年时,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祖父,因为在南极目睹不可名状之物,而精神失常,但她放不下祖父带回来的地质标本,放不下夙愿,面对神秘且危险的未知,她还是去选择探寻真相。
这篇主线的标题「复乐园」,其实也是属于诺谛卡的故事。
《复乐园》是首三百多年前出版的长诗,诗人约翰·弥尔顿借助词句,讲述了身处荒野,被恶魔撒旦蛊惑,但最后依靠信仰与智慧,保留坚定内心的故事。
而这场苦旅,其实就对应诺谛卡在投身祭祀后的遭遇。在门的深处,诺谛卡被徘徊的幽灵的质问,她依然坚定了自己的道路,保留了自己的本心。这才有角色PV中,诺谛卡被包裹在神化的躯体内的画面,她的本心从未改变。
《1999》用一段绮丽的动画,将诺谛卡神化过程的圣洁之美完美呈现。
这样的动画不止一个,重塑之手仪式成功,阿尔卡纳成功复活,黑色的流体最后涌聚成人形,黑暗、压抑又魔性。
《1999》总能给浪漫的剧情找到相配的演出。它们也不一定在剧情中,像2.7版本「1987宇宙组曲」他们就在sp.17 ~ sp.18 做了一个穿梭的动画,放在关卡切换的位置,你甚至可以调整角度,去观察他们精心制作的小宇宙。
选择其他人鲜少尝试的内容,然后把它做到极致,这就是现在的《1999》。他们不仅是在游戏里这么堆料,线下活动,游戏周边同样如此。
二周年《1999》还在广州开展了一个全新的线下Fes「箱中假面」。
两层活动区域,每个活动都有属于自己的布景,而除开基本的展览,他们还为参与Fes的玩家,准备了40分钟的剧场演绎。
另外,在上海他们还准备了与苹果授权店的联动活动。
至于周边,在小红书之类的社交平台,也经常刷到展示《1999》周边的帖,很多周边的设计与众不同,所以有不少玩家说,《1999》的周边总能让我感到惊喜。
在《1999》角色介绍页面,会有“香调”的设定
二周年,官方也终于拿出了角色的主题香水
回看过去两年,《重返未来1999》走得磕磕绊绊。
周年庆版本开启9小时后,《重返未来1999》登上了游戏畅销榜的第6名
他们并不是没有犯过错,相反每过几个版本,就会有玩家吐槽《1999》,或是剧情质量起伏不定,或是游戏内容不合心意。但我想这没什么不好,就像是在探索未来的过程中,犯错没什么,重要的是继续走下去。
就和「失乐园」尝试描绘的南极大陆一般,《1999》也走到了一个已知与未知的边缘,接下去的剧情走向绝对没那么好猜。作为玩家,我仍然愿意对它充满信心,因为《1999》还在坚定地寻找自己“答案”,这就足够了。
来源:BB姬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