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发现最美铁路・乘天堑云梯,走四色川青”主题活动正式启动。川青铁路这条蜿蜒千里的"天路",不仅让"早上在成都吃碗面,中午到九寨沟看雪山"成为新常态,更在雪山圣湖与烟火人间架起了发展通途。
5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发现最美铁路・乘天堑云梯,走四色川青”主题活动正式启动。川青铁路这条蜿蜒千里的"天路",不仅让"早上在成都吃碗面,中午到九寨沟看雪山"成为新常态,更在雪山圣湖与烟火人间架起了发展通途。
费思童 摄
畅通交通大动脉,一跃直达若比邻。在阿坝高原,曾经"看见屋,走到哭"的交通困境,如今被川青铁路的汽笛声彻底打破。这条钢铁动脉将成都到九寨沟的时空距离压缩了75%,让松潘古城加入成都"两小时生活圈"。牧民泽旺家的牦牛肉干店就在镇江关站旁,现在每天都能接到重庆、兰州的订单,铁路网织就的"时空地图"正在改写经济规则。茂县的车厘子通过冷链专列4小时直达成都盒马鲜生,价格却比公路运输低30%;若尔盖的藏香猪搭上铁路冷链,走进长三角商超货架。这条铁路线就像流动的传送带,让12个特色农业产业带与全国市场无缝对接。
赋能交旅大格局,激活山水新价值。黄龙景区检票口的电子屏上,滚动显示着实时客流量,单日最高突破3万人次,其中70%来自成渝地区。川青铁路带来的不只是游客数量暴增,更催生了"高铁+民宿""高铁+研学"等新业态。在松潘茶马古道,VR骑行装置让游客穿越时空体验茶马互市,这项创新让景区收入翻了三倍。铁路开通后,当地涌现出137家精品民宿,300多名年轻人返乡创业。更让人惊喜的是"文化觉醒"——羌绣传承人开设的高铁研学课预约排到年底,藏族唐卡画师在直播间卖出数百幅作品。
打通幸福黄金道,民生改善更幸福。在镇江关站,每天都有"方言课堂"帮助牧民掌握基础普通话。牧民更尕学会用手机接单后,家里的牦牛肉销量翻了五倍。这条铁路线不仅是经济动脉,更是民生通道。汶川的猕猴桃通过铁路冷链运抵沿海时,价格比本地零售高40%;红原牧民的酥油通过电商平台,走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家庭。最动人的改变发生在细微处。松潘古城墙下,藏族阿妈用直播展示唐卡绘制,月入过万;茂县古羌城的非遗工坊,300多名绣娘用传统技艺创造时尚产品。当藏族小伙用流利英语向外国游客讲解释比文化,当羌族姑娘通过铁路订单嫁接技术实现增收,这条铁路线已然成为幸福的传送带。
夕阳为岷江峡谷镀上金边时,满载故事的列车正驶向远方。川青铁路创造的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连接,更是民生福祉的提升。从"山货出山"到"游客进山",从"文化沉睡"到"非遗新生",这条黄金通道昭示着:当钢铁动脉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当自然馈赠与现代科技携手同行,铁路就成为带着温度的发展纽带。在这条流动的风景线上,每趟列车的汽笛都在奏响幸福的乐章。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