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在隔离病区日夜坚守;他握着患者的手,在生命的终点传递温暖;他埋首实验室,在科研前沿探索未知;他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力量……阳韬,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抗疫战场到科研高地,从临床一线到乡村角落,
金山网讯 他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在隔离病区日夜坚守;他握着患者的手,在生命的终点传递温暖;他埋首实验室,在科研前沿探索未知;他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力量……阳韬,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抗疫战场到科研高地,从临床一线到乡村角落,他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无畏逆行:“疫”线上的“生命守护者”
2020年2月11日,新冠疫情肆虐之际,阳韬作为镇江市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带领队员驰援湖北黄石大冶人民医院。
彼时的黄石大冶人民医院隔离八病区刚刚组建,阳韬被任命为业务主任,他的团队成员多来自外科、眼科等非呼吸专科。面对经验不足的困境,阳韬既当“指挥员”又做“战斗员”。他每日穿梭于病房,优化诊疗方案,制定感控流程,甚至承担全院会诊任务,累计下乡诊疗十余次。厚重的防护服下,他用专业与果敢筑起生命防线,带领团队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以爱行医:患者心中的“贴心亲人”
“好医生是日积月累的沉淀。”这是阳韬的从医信条。呼吸科慢性病患者多,许多老人将他视为“家人”。
工作9年来,阳韬的手机每天24小时待机,午休被患者咨询打断是常态,婚假也在病房度过。他曾自费为患者买饭,陪孤寡老人做检查,甚至冒雨赶赴临终患者的家中完成最后告别。肺癌晚期的童奶奶弥留之际一句“想再见见小阳”,让他不顾夜班疲惫匆匆赶到童奶奶家里,与她见了最后一面,用陪伴为生命画上温暖的句点。
“医学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阳韬用行动践行着这句箴言。
深耕科研: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从医学博士到UCLA博士后,阳韬的科研之路写满执着。面对复杂深奥的医学理论与前沿课题,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日夜沉浸在实验室中,无数个日夜,当校园陷入沉睡,实验室的灯光依旧为他亮着。
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阳韬主攻巨噬细胞调控机制,面对语言障碍与高强度压力,他日夜攻坚,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多个国际TOP期刊上发表论文,让中国科研成果闪耀国际舞台。回国后,阳韬主持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推动理论向临床转化,并担任《Medicine Advances》青年编委及多本国际期刊审稿专家,屡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将中国的医学研究成果展示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与尊重。
凭借卓越贡献,阳韬先后获评镇江市“169工程”学术技术骨干、“金山医者”等称号,成为镇江医学科研领域的标杆。
薪火相传:医学教育的“引路人”
阳韬说:“医学的未来在青年,我要做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医者精神。”作为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大学的带教老师,阳韬年均承担百余课时的教学任务。
他注重因材施教,将临床经验融入课堂,多次获得南京医科大学、南通大学的“优秀带教老师”荣誉。为提升教学水平,他主动参加师资培训,创新教学方法,更在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斩获二等奖。他为医学教育事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许多学生现在已成为基层医疗的中坚力量。
心系基层:乡村振兴的“健康使者”
自2019年起,阳韬积极参与“让呼吸更顺畅”健康行动,每周下乡为肺功能高危人群免费筛查,足迹遍布11家基层医院。他推动双向转诊制度落地,开展基层医护培训,培育呼吸疾病防治“守门人”。乡村百姓的“健康获得感”,成为他奔波路上最珍视的回报。
“2021年度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2020年度全国住院医师规培优秀带教医师”“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江苏省我们身边的好青年”“镇江市十大杰出青年”……面对荣誉,阳韬始终谦逊:“这是一份责任,激励我继续前行。”如今,他依然在门诊、实验室、教学课堂和乡村之间忙碌,在“一呼一吸”间守护生命,书写着属于当代医者的精彩篇章。(记者 杨泠)
来源:金山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