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真没想到,政府不仅给我免费提供场地,还帮我对接资源,这下我的农产品电商直播项目更有底气了!”凤凰县吉信镇电商新农人龙建兵的话,道出了众多返乡人才的心声。
团结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黄文渊 通讯员 田湘军
“ 真没想到,政府不仅给我免费提供场地,还帮我对接资源,这下我的农产品电商直播项目更有底气了!”凤凰县吉信镇电商新农人龙建兵的话,道出了众多返乡人才的心声。
今年以来,凤凰县紧紧围绕政策保障、服务优化、发展激励三大维度,创新构建全链条留才体系,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政策保障,扎牢引才留才根基
走进凤凰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凤凰县高层次人才引育考核管理办法》文件格外醒目。
“我们就是要用‘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让人才感受到诚意。”县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人介绍,对本地籍大学生人才引进入编人员,县财政给予一次性大学学费补助;高层次人才不仅有生活补助,还有过渡性租房补贴。政策一出,效果立竿见影。全年吸引23名高层次人才、107名定向师范生回县扎根。
为进一步激发创业热情,该县采取创业担保贷款、项目扶持等举措,全力支持人才返乡创业。“回乡创业时我申请了创业担保贷款,现在我的蜜枣桃产业已成为湘西龙头产业,还带动了周边1200多户农民增收!”香妃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田云强说。
与此同时,该县不断优化人才评价体系,突出贡献导向,健全职称评审制度。潘灏东、杨昌文等一批优秀人才获评全国、全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县高级中学苏胜平历史学科州级名师工作室等多个名师工作室也相继建立,激励人才在专业领域深耕发展。
优化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在凤凰县一家企业的生产车间里,科技小分队的专家们正围着生产设备,与企业技术人员热烈讨论着技术难题。“多亏了科技小分队,帮我们解决了困扰已久的技术瓶颈,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大幅提升了。”三旭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袁波说道。
为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该县建立了县级领导、单位主要负责人、政工人员三级人才联系体系,全年走访重点专家105人次,协调解决住房、子女入学等难题。在人才发展平台建设上,该县成立了3家科技小院、6个研究生实习基地,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农大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20余项。选派109名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指导申报科技项目8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2支科技小分队“组团式”服务26家企业,助力解决技术难题30余项。
同时,该县提供就业、医疗等“一站式”服务,柔性引进湘雅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专家7名驻点帮扶,通过“乡村工匠·手工茶大赛”等活动,为人才搭建技能展示与交流平台。
精心培育,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在凤凰县的田间地头,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省派科技特派员王仁才在耐心地给农民讲解猕猴桃种植技术。“王教授手把手教我们科学种植,现在我们的猕猴桃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不少。”村民滕建平高兴地说。
凤凰县精准培育本土人才,定向培养医卫类大学生14人、乡村医生20人,培育“四爱五讲”新型职业农民1621名,选派65名县级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形成“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超600万元。先后举办农技培训班培训农民8万人次,开展春耕技术推广60余次、农机培训7次,覆盖3000人次,培育出一批“土专家”“田秀才”。
通过“导师帮带”“师徒结对”机制,选拔业务骨干帮带高层次人才,4人入选湘西州“青年导师成长计划”。姚花平、田海蓉等人才获评省级、州级荣誉,在全县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如今的凤凰县,全链条留才体系正发挥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越来越多的人才在这里安居乐业、施展才华。
来源:湘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