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墩皮影戏,老技艺唱响新日子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0:03 2

摘要:在山东日照岚山区的黄墩镇,不管春夏秋冬,只要天黑下来,村头的戏台、镇上的文化广场准保热闹。一块白布、一盏灯,几个皮影人在布后面蹦蹦跳跳,敲锣打鼓的声音混着老乡们的笑声,能把整个现场都点亮,而这背后是一帮老伙计对黄墩皮影戏的坚守。

在山东日照岚山区的黄墩镇,不管春夏秋冬,只要天黑下来,村头的戏台、镇上的文化广场准保热闹。一块白布、一盏灯,几个皮影人在布后面蹦蹦跳跳,敲锣打鼓的声音混着老乡们的笑声,能把整个现场都点亮,而这背后是一帮老伙计对黄墩皮影戏的坚守。

一帮老伙计,凑出个剧团

今年62岁的庄新乐,年轻时就爱唱爱跳。2013年,他花三百块钱买了个二手音响,每天傍晚搬到村广场上。先是他自己哼两段吕剧,后来附近的大爷大妈也都跟着凑过来,跳广场舞的、唱戏的,慢慢聚了二十多号人。“老庄,咱们干脆组个戏班子吧!”有人这么一提,庄新乐当真了。于是,他带着一群平均年龄50多岁的老伙计,正式成立了“老来乐剧团”。

说是剧团,其实就是一群老乡组成的“草台班子”。白天大伙儿照常下地干活,晚上收了工就凑在一起排练。“刚开始我们是演吕剧,后来剧团里皮影传人夏老师提议可以复演皮影戏,这一下就勾起了大家的兴致!”庄新乐说,皮影戏是日照地方特色,以前没有电视的时候,一到演皮影戏,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看,但随着时代发展,掌握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复演皮影戏不仅可以发扬地方特色,关键还可以将这门老技艺传承下去,这可比唱唱跳跳有意义多了!”庄新乐说。在夏老师的引荐下,他专门向黄墩皮影传人夏召成拜师学艺,并带领剧团成员熟练掌握了皮影戏从制作到演出的各项技艺。

老戏新唱,皮影也能说大事

黄墩皮影戏传了一百多年,老辈人演的都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蝎子洞》这些老故事。庄新乐觉得,老手艺也得跟上新日子。他跟剧团的老伙计们蹲在田埂上琢磨:“现在家家看电视玩手机,咱得让皮影戏说点他们关心的事。”

他们先是把镇里宣传移风易俗的政策编成快板,套上皮影戏的调子。谁家要彩礼要得狠了,他们就演《移风易俗谱新篇》,让皮影扮演的“新青年”打着快板喊:“不要车不要房,只要女婿心肠好!”逗得年轻人直拍大腿。

听说清官刘墉祖上就是黄墩人,庄新乐深入挖掘整理其奉公守法、清正廉洁、正直敢谏的事迹,把刘墉拒收礼、惩贪官的故事编成通俗易懂的皮影戏,在广场庭院巡回演出,让廉洁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寒冬唱大集就为一声好

2020年冬天在黄墩大集演《西游记》的那场演出,剧团的人到现在都忘不了。“那天特别冷,气温有零下十多度,北风刮得人脸生疼,手都冻得不听使唤了。”庄新乐说。可台底下挤满了裹着棉袄的老乡,小孩骑在爸爸脖子上喊:“齐天大圣快打呀!”庄新乐咬着牙说:“接着演!不能凉了大家的心。”等演完了,有个大嫂塞过来一兜热乎地瓜:“庄团长你们演的真好,下回还来演啊!”那一刻,大家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十多年来,这帮“银发剧团”跑遍了周边村镇,去社区、进学校、养老院……忙得不亦乐乎。有人问:“你们折腾一顿,又不挣钱,图啥?”剧团拉二胡的老张接话:“图啥?图谢幕时那顿掌声呗!”

现在的黄墩皮影戏,早就不只是《东游记》《西游记》“三根竹竿一块布”的老把式了。庄新乐把反腐倡廉、乡村振兴这些大事小情都装进了皮影箱。幕布上的皮影人还在咿咿呀呀地唱,但唱词里多了医保政策,多了垃圾分类,多了老百姓的酸甜苦辣。

如今庄新乐也琢磨着把直播架搬到戏台上。“只要这些老伙计还爱看,只要孩子们还喜欢,我们就接着唱、接着演!”庄新乐说。

来源:大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