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营商改革“三维生长” 赋能民营经济“全周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10:37 2

摘要:近年来,达州高新区始终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支持,激发内生动力,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民营经济整体呈现持续健康发展走势。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驱动科技创新的“主引擎”、扩大对外开放的“动力源”、增进民生福祉的“助推器”。

近年来,达州高新区始终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支持,激发内生动力,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民营经济整体呈现持续健康发展走势。

数据显示,2024年,达州高新区民营经济总量80.77亿元,占GDP比重达68.7%、居全市第二,民间投资增速居全市第三,园区经济活力和潜力持续释放。

政策“全程陪跑”

5月9日,四川金恒液压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这家曾因融资难题而步履维艰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如今已成为达州高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从初创期到行业标杆,金恒液压的蜕变背后,是达州高新区“全链条护航企业成长”政策体系的系统支撑。

达州高新区以“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层培育模式为核心,构建动态培育库,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金恒液压作为首批入选培育库的企业,自2023年起被纳入专精特新梯队,享受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倾斜。达州高新区科技与产业发展局为其量身定制了“三年成长计划”,包括技术攻关支持、市场拓展辅导及融资对接服务。

达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

“2024年,金恒液压成功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得了高新区10万元奖励及每月800元的统计人员补贴。同时,为解决其设备升级急需资金的难题,我们还利用‘园保贷’助其申请了500万元无抵押贷款,利率较市场平均水平低30%。”达州高新区科技与产业发展局工业发展科科长何虎告诉记者,“园保贷”是达州高新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举措。

此外,达州高新区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贷”“应急转贷”等产品,2024年累计为园区企业发放贷款超4000万元。金恒液压借此开始进行数字化生产线改造,并于今年年初全面实现数字生产智能化,使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

政务服务大厅同步升级“全科窗口”,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1小时,并实施涉企政策“一站汇集”“一窗通办”“应享尽享”“快申快享”“直达快享”,为经营主体提供融资贷款等服务,帮助金恒液压等40余家企业累计申请贷款资金5亿元以上,帮助12家企业申报享受2024年度四川省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为5家企业申报制造业贷款风险补偿金2500万元。

“达州高新区的营商环境非常好,除了帮助我们申请融资外,从项目审批、投产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每个阶段都会有专人跟进,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金恒液压行政部部长褚晨西回忆金恒液压的成长轨迹,对达州高新区的“全程陪跑”式服务赞不绝口。

服务“一站直达”

“效率很高,不用专门去跑各科室,在高新区‘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一次就办理好了。”5月12日,在达州市“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质量检测服务专窗顺利完成了压力表送检的四川善邦交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行政专员王丹高兴地说。

作为全省首批集成授权改革先行区试点之一,“进一次门,办N项事”——达州高新区首创的“万市兴”民营经济综合服务体系,成为全国首个民营经济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该平台整合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等10余个部门资源,设置17个服务专窗,融合知识产权、设备资源共享、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融资对接、企业信用、产品展示和用工维权等13大类32项涉企增值服务,年服务市场主体3000余家,企业降本增效达20%以上。当地推动政务服务数据与涉企要素双向流通,2024年发布“一单一图一表”228项,编辑办事指南1331份,让政务服务由“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放管服’改革的核心在于破除行政壁垒,释放市场活力。除‘万市兴’平台外,我们还积极拓展‘政务+数据’应用场景,打造了‘梨码通’企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涉企服务事项‘码上办’,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达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副主管刘春艳说。

四川金恒液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梨码通”企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聚焦企业所需,设置惠企政策共享、办事服务、行业监管、到期提醒、社会监督、办件预约、梨码智能、码上融资等11大模块,生成“二维码”关联企业营业执照,实现企业开办、审批、监管、服务“一企一码、一码通办”,推动政务服务从“好办”向“智办”转变。

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梨码通”上线以来,已为2024家经营主体加载“梨码通”二维码,通过平台办件2193件,归集行政许可证信息2207条,现场监管信息70余条,扫码查询1302次,探索出涉企服务“码上办”,社会监督“一码吹哨”、行业监管部门“一码报到”的服务新模式;通过平台运行,园区办事环节减少80%以上、时限压缩90%以上、流程缩短60%以上、效率提升80%以上,实现监管“一码协同”、信息“一码共享”、政企“一码互通”,“园区事园区办、企业事网上办”成为现实,大大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据了解,达州高新区还坚持“一网”监管,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搭建“企业履约监管平台+项目全生命周期平台”,实现了项目审批数据共享、赋码督办和数字化监管;坚持“一网”易办,一体推进区乡村规范化建设,金垭镇便民服务中心被确认为第三批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结合园区发展所需,自主新增“一件事一次办”3个项目,编制发布“5+8+13+N”重点事项清单,认领配置228项事项实施清单、228项运行图谱、228项实施要素一览表。

2024年,达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事项办理16293件,12345平台“一线应答”企业群众诉求10582件,按时办结率100%。其中,办理“一件事”2524件,市场主体从准入到准营、从入市到退市更加高效便捷。

产业“链式升级”

5月13日,达州高新区蜂巢能源锂电零碳产业园内,锂白新材料(达州)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正源源不断运往全国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基地。这座总投资170亿元的产业园,不仅是川东北地区新能源产业的“灯塔项目”,更是达州高新区以新兴产业推动民营经济“链式升级”的缩影。

作为天然气、锂钾资源富集地,达州高新区并未止步于资源输出,而是以“链式思维”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企业在“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质量检测服务专窗完成了压力表送检。

依托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高新区构建了“资源开采-材料加工-电池制造-终端应用”全产业链。上游,瓮福达州化工年产40万吨磷酸保障原料供应;下游,锂白新材料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填补关键环节;中游,广东光华科技年产10万吨锂电池材料项目即将投产,实现了园区内“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闭环生产。2024年,该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元,2025年预计达50亿元,带动上下游民营企业超30家。

在2000亩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园内,玄武岩矿石经高温熔融拉丝,化作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领域的“绿色黄金”。园区已入驻企业23家,形成从原丝生产到复合材料制品的完整链条。其中,民营企业主导研发的耐高压密封材料成功应用于舟山海洋工程。

从政策洼地到创新高地,达州高新区以民营经济为支点,撬动了一场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深刻变革。在这片热土上,企业家的信心与政府的决心交织,正共同谱写一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达州融媒记者:郑格

来源:达州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