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7岁高中生小林(化名)在体育课后摸到脖子右侧有个硬块,检查结果令人震惊——高度恶性的甲状腺癌。这个本该在教室学习的女孩,瞬间被推向了与病魔抗争的战场。
17岁高中生小林(化名)在体育课后摸到脖子右侧有个硬块,检查结果令人震惊——高度恶性的甲状腺癌。这个本该在教室学习的女孩,瞬间被推向了与病魔抗争的战场。
很多人以为甲状腺癌都是生长缓慢的“懒癌”,得了也不是大问题。但台州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潘印主任医师指出:“甲状腺癌类型复杂,部分亚型恶性度高、进展快,早期就可能转移。”
小林确诊的是低分化型甲状腺癌。潘医生解释:“这类肿瘤侵袭性强,患者5年生存率可能低于70%。尤其年轻患者新陈代谢快,反而可能加速癌细胞扩散,需要特别警惕。”
精准分型与个体化治疗临床上,甲状腺癌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乳头状癌(占比约90%,预后相对较好)、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进展极快,平均生存期仅数月)。“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差异巨大。比如未分化癌进展极快,从发现到恶化可能只需几个月时间。”潘印介绍。
潘印表示,治疗决策必须建立在精确评估的基础上。对于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可以考虑密切观察,但像小林这样肿块生长迅速、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拖延治疗只会让癌细胞进一步肆虐。
治疗更需要“量体裁衣”:手术治疗是主流方式,但需精准评估切除范围;碘131治疗主要针对术后残留病灶或转移灶;靶向药物和放疗则用于晚期或复发患者的综合治疗。
针对小林的病情,医疗团队迅速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肿瘤已经侵犯颈部淋巴结,必须立即进行手术干预。”潘印强调。在全甲状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后,小林还需要接受放射性碘治疗,以彻底清除可能残留的癌细胞。
早期症状隐匿手术后,小林需要每天服用优甲乐,既替代甲状腺功能,又抑制癌细胞复发。“治疗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新起点。”潘印叮嘱她必须终身随访,每3-6个月检查甲状腺功能、颈部B超,每年进行一次全身扫描。
回顾发病过程,小林坦言:“除了那个偶然摸到的肿块,我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这正是甲状腺癌最危险的特点——早期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潘印强调:“临床上很多患者是通过体检B超偶然发现的,特别是年轻女性发病率逐年有攀升趋势,定期检查至关重要。”
专家建议:年度体检: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甲状腺B超检查,有家族史者更应重视;
自我检查:抬头时触摸甲状腺区域(喉结下方),发现硬块、不对称肿大应及时就医;
警惕信号: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出现时,可能提示病情已进入晚期。
潘印提醒:“年轻人不要仗着年纪小就忽视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小林的故事告诉我们,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即使是恶性程度较高的甲状腺癌也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点赞榜、转发榜第一名分别获得HUAWEl Mate X6(12GB+512GB)一部(每部价值13999元 颜色随机)。同一用户只有一次中奖机会,如遇转发榜、点赞榜出现重复人员,则依次递推。为了让更多朋友有机会参与并中奖,之前在908新媒体手机、购物卡抽奖中中奖的朋友此次不参与排序。2025年5月21日上午九点根据微信后台自动统计结果确认中奖人员,同时安徽交通广播官方微信号于当天公布中奖人员名单。听说一键三连908小编能更快找到你
来源:安徽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