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首被低估的经典诗作:虽无名篇之誉,却藏诗意之魂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23:36 2

摘要:诗海茫茫,有些诗作虽未家喻户晓,却以精湛的笔触和深沉的意境,在时光中静静绽放光彩。

诗海茫茫,有些诗作虽未家喻户晓,却以精湛的笔触和深沉的意境,在时光中静静绽放光彩。

它们或是借景抒怀,或是直写胸臆,每一首都藏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 10 首经典好诗,或许你曾擦肩而过,却值得驻足细品,感受其超越名气的艺术魅力。

第 1 首 唐・李华《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安史之乱后的宜阳城,草木萋萋却人迹罕至。

李华笔下,涧水东流复西,花自落,鸟空啼,看似纯然写景,却处处暗藏疮痍。

战乱后的荒芜在 -无人--空啼- 中悄然浮现,以自然的生机反衬人间的寂寥,含蓄道尽战争的残酷,让春色里裹着悲凉,读来令人叹息。

第 2 首 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江头春色杨柳依依,本是烂漫时节,却因离别笼上愁绪。

郑谷以 -杨花--风笛--离亭- 勾勒离别场景,末句 -君向潇湘我向秦- 淡淡道来,却将友人各奔东西的怅惘写尽。

没有浓烈抒情,只以景物铺陈,便让离愁在暮色中蔓延,余味悠长。

第 3 首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甘露寺临江而建,曾公亮夜宿于此,枕间云气缭绕,松声如万壑哀鸣。

最妙在末句 -开窗放入大江来-,将长江的壮阔气势收于笔下,仿佛推开窗,滔天巨浪便扑面而来。

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尽显宋人 -以诗画入景- 的妙境。

第 4 首 唐・贯休《献钱尚父》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贯休以 -一剑霜寒十四州- 写吴越王的雄姿,剑气与花香相映,既见豪情又含雅致。

传说钱镠欲改 -十四州- 为 -四十州-,贯休却宁折不弯,诗句中的傲骨与才气相映成趣,既颂英雄,亦见诗人风骨。

第 5 首 南宋・高翥《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祭扫,纸灰如蝶,血泪化鹃,白日的哀伤与夜晚的欢笑形成鲜明对比。

高翥以 -白蝴蝶--红杜鹃- 的意象,将悲痛写得凄美,末句 -人生有酒须当醉- 道尽对生命的感悟,悲凉中带着豁达,堪称清明诗作中的深刻之笔。

第 6 首 唐・李益《春夜闻笛》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谪迁江淮的夜晚,笛声唤春,雁群北飞,而迁客却只能滞留他乡。

李益以 -雁归人未归- 的对比,写尽贬谪之痛。

笛声中的春归与现实的困顿交织,让乡愁在月夜中愈发浓烈,含蓄而深沉。

第 7 首 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凉州的月夜、琵琶声、胡人情,在岑参笔下交织成壮阔的边塞图景。

与故人相逢,既有 -斗酒相逢须醉倒- 的豪迈,亦有 -岂能贫贱相看老- 的感慨,盛唐的苍凉与豪情扑面而来,读来酣畅淋漓。

第 8 首 唐・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秋夜散步,凉意袭人,韦应物遥想友人是否未眠,以 -空山松子落- 的寂静,衬 -幽人应未眠- 的牵挂。

全诗短短四句,却将思念写得空灵悠远,语淡情浓,堪称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的典范。

第 9 首 唐・崔涂《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漂泊楚城,春夕时分,蝴蝶梦、子规啼、华发生,层层叠叠的愁绪涌来。

崔涂以 -自是不归归便得- 的自我开解,写尽羁旅的无奈与对归隐的向往,沉郁中见通达,意境深婉。

第 10 首 唐・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早春深夜,月色半照,星斗横斜,虫声初透。

刘方平以细腻的观察,捕捉到春气回暖的微妙变化,虫声透过绿窗纱,为寂静的月夜添了生机。

全诗清新自然,充满对生活的热爱,读来如沐春风。

互动诗句

经典的魅力在字里行间,试着续写:-诗海浮沉名未显,,让这些被低估的佳作,在你的笔下重焕光彩。

#唯美诗词#

举报-反馈

来源:手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