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娱乐圈的风云变幻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15日,一则重磅举报将74岁的"国民影后"刘晓庆再度推向风口浪尖——继姐弟恋风波后,74岁的刘晓庆因“偷税漏税”遭实名举报。
娱乐圈的风云变幻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15日,一则重磅举报将74岁的"国民影后"刘晓庆再度推向风口浪尖——继姐弟恋风波后,74岁的刘晓庆因“偷税漏税”遭实名举报。
此事不仅牵涉个人信誉,更因刘晓庆曾于2002年因逃税入狱的过往,让公众对明星社会责任与法律底线展开舆论交锋。22年前曾因偷税1458万入狱422天的刘晓庆是否再度重蹈覆辙?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根据爆料人王先生的指控内容显示,刘晓庆在上海的全资公司上海弈熙文化传媒中心通过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方式规避个人所得税。
2020年12月,刘晓庆珠宝(宁波)有限公司向王先生关联企业借款330万元。2021年1月,刘晓庆以个人名义与该公司签订“形象代言合同”,把这330万元款项巧妙地转入了她全资控股的上海弈熙文化传媒中心。
企查查信息显示,弈熙传媒注册于2017年,注册资本仅3万元,被指无实际经营场地、员工和社保缴纳记录,属于“空壳公司”。而这家空壳公司却在2021年2月到4月间,密集开具了42张面值300多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来刘晓庆又以0元将此空壳公司34%的股权转给了使用虚假身份证的“许可筠”。
王先生认为,刘晓庆这是利用小微企业6%的增值税率,替代本应缴纳的27%以上个人所得税,涉嫌偷逃税款约69.3万元。同时王先生出示的检举税收违法行为记录单上还明确写道,刘晓庆在上海有多次被要求补税的行政处罚,据说三次都是因为偷税漏税,属于多次违法。
15日晚间,刘晓庆通过微博发表公开声明:本人与举报人王某并不认识,也从无交集。王某举报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纯属恶意举报。
目前,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已受理此案,将对刘晓庆及相关公司展开调查。事情真相惊呆调查结果。
刘晓庆的税务风波并非首次。
早在 2002 年,刘晓庆就因名下公司偷税漏税问题被卷入巨大的风波之中。当时,税务部门经过调查发现,刘晓庆公司存在严重的偷漏税行为,金额高达1458万元。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娱乐圈,刘晓庆也因此被刑事拘留长达 422 天。她的妹夫更因此事被判处了三年有期徒刑,公司被罚款710万元。
这一经历成为其人生转折点,最终刘晓庆通过拍卖房产补缴税款后未被起诉,但形象一落千丈,演艺事业也基本归零。
但刘晓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多年积累的演艺功底,从横店群演开始重新打拼,逐步挽回公众形象。近年更通过直播带货年入千万,被网友戏称"带货女王"。她曾说:“只要不死。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而今74岁的刘晓庆依然活跃在娱乐圈且作品不断。今年初,综艺节目《一路繁花》的热播,让刘晓庆再度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被网友称为“庆奶”的她,称“74岁正是好年华”,在该档综艺中,刘晓庆展现出比其他年轻嘉宾还要旺盛的生命力,为她赢得了一波网络流量和正面评价。今年3月底,74岁刘晓庆主演的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正式开播。这是刘晓庆首次出演短剧,开播前便引起较大关注,开播评分也达到了9.4分。近日,刘晓庆参演的古装剧《折腰》也正式开播。
《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剧照
与此同时,刘晓庆的私生活也新闻不断。早年的婚内出轨,近年又有前男友发出炸裂的聊天记录和视频。而她高调回应“我吸引你,是你的荣幸;你被我吸引,证明我有魅力”,这种“多大点事儿啊”的洒脱态度,当时也引发了不小争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著名歌手毛阿敏就被曝多次采取不正当手段偷税漏税。1989年,毛阿敏首次被爆偷税,最终通过补交罚款和税款、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道歉而结束。90年代中期,国家税务总局再次查出毛阿敏自1994年至1996年之间有65场演出有违法行为,少缴税款106万元,毛阿敏被处以3倍罚款,职业生涯也基本断送,只能远走他国。直到2000年初她才缴清所欠罚款,2001年回国。
毛阿敏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税收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依然有多位明星因为涉嫌逃税而被曝光。在被曝光的演艺人员名单中,影响和金额最大的莫过于一线花旦范冰冰。
2018年,范冰冰被崔永元爆出了阴阳合同和偷税漏税的行为,之后在有关部门详细的调查后,查实范冰冰在电影《大轰炸》剧组拍摄过程中,偷逃税730万元。此外,还查出了范冰冰个人和公司少缴税款2.48亿元,其中偷逃税款1.34亿元。范冰冰偷漏个人所得税和公司偷漏税一共2.55亿元。之后范冰冰在限期内缴清了8.8亿元网民币的欠税及罚款,未被追究刑事责任。虽然侥幸躲过了牢狱之灾,但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却陷入停滞。
范冰冰事件还引发了对影视行业税收秩序的专项整治。同年,国家税务总局要求所有影视从业人员自查自纠,按时补缴税款。据报道,影视行业从业人员累计自查申报税款117.47亿元,大众熟知的吴京、邓超、孙俪、赵丽颖、黄晓明、杨颖等诸多耳熟能详的明星均被曝出现在补税名单上。
然而娱圈偷税漏税之风依然未能杜绝。
2022年3月,演员邓伦逃税漏税1.06亿的消息登上热搜。据悉,邓伦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进行虚假申报,偷逃个人所得税4765.82万元,其他少缴个人所得税1399.32万元。最终,邓伦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06亿元。因为逃税,邓伦被封杀至今。
2022年9月,因代孕风波而掀起舆论巨浪的郑爽,被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查明少申报个人收入1.91亿元,偷税4526.96万元,其他少缴税款2652.07万元。税务局依法作出对郑爽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99亿元的处理处罚决定。最终郑爽被罚了2.99亿,遭全网封杀,影视作品遭到下架,本人也因一系列官司纠纷远遁海外,销声匿迹。
灯红酒绿的娱乐圈,早已被公认是逃税的“高危雷区”。根据《中国税务年鉴》数据,2022年文娱行业个税申报总额同比下降18%,但同期明星片酬却暴涨35%,增长的片酬收入和应税收入的不对等。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明星团队标配:3个工作室+5个空壳公司+10个信托基金。逃税的方式花样百出,个中猫腻,不言而喻。
有律师表示,若查实刘晓庆存在主观故意逃税行为,除需补缴巨额税款、可能面临刑事追责外,还可能引发对其商业合作方、关联企业的连带责任追溯。而此次事件之所以引发强烈舆论反响,既因刘晓庆作为公众人物的特殊身份,也与其历史税务问题形成叠加效应。
长久以来,内娱的高收入就一直是社会热议话题。明星们动辄上亿的演出费、日入208万的新闻不断刷新公众的认知。而娱乐圈长期存在“以小博大”的避税思维,部分明星通过成立工作室、利用税收洼地等方式规避税款,这种“行业默契”让合规意识沦为口号。
“明星赚钱太容易”“社会财富分配机制不公”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更反映了深层的社会情绪。普通民众月入几千尚且需要老老实实交税,明星作为高收入群体及公众人物,拥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超出普罗大众千万倍的丰厚收入,更有义务以身作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纳税。这些声音背后,是大家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
从范冰冰到郑爽,再到如今的刘晓庆,明星税务案件的“剧本”不断重演,已经说明行业合规意识依然存在缺失。明星们一方面享受“日入208万”的超高收入,一方面又通过各种手段偷逃避税规避社会责任,不仅是对社会分配机制公平性的伤害,更是对法治的漠视与践踏。
唯有将“依法纳税”刻入职业基因,敬畏法律,尊重观众,明星才能真正摆脱“塌房”危机,在聚光灯下走得更稳、更远,法治社会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来源:首席商业评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