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歌手陈奕迅确诊新冠肺炎,立即停止了所有演出活动并进行休养,原定于5月举行的三场演出将延期举行。面对这个消息,不少网友感到有点意外,“感觉新冠已经离我们有点远了,真的还有吗?”摘要:2025年5月15日,歌手陈奕迅确诊新冠肺炎,立即停止了所有演出活动并进行休养,原定于5月举行的三场演出将延期举行。面对这个消息,不少网友感到有点意外,“感觉新冠已经离我们有点远了,真的还有吗?”
数据揭秘
新冠阳性率攀升,地域差异初显
中国疾控中心于5月8日发布的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清晰地反应出当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态势。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监测期内,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从7.5%一路飙升至16.2%,增幅超过一倍;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同样不容小觑,由3.3%提高到了6.3%。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南方省份的新冠阳性率相对北方省份略高一些,这或许与南方的气候、人口密度以及人员流动特点等因素有关。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其疫情增幅已经逐渐趋于平缓。
南方省份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
北方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此次流行毒株特点:免疫逃逸能力更强、传播能力不弱
这次引起感染的主要是 XDV 变异株及其子分支 NB.1.8.1,它们仍然属于新冠病毒的奥密克戎(Omicron)家族,是此前广泛传播的 JN.1 和 XDE 的「重组后代」。
简单说,并不是完全「换代」的新毒株,而是奥密克戎的又一轮迭代更新——虽然没有重大版本升级,但一直都有小的更新迭代。
近期新冠变异株针对靶向不同 RBD 表位抗体组合的逃逸特征
那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 免疫逃逸更强:之前阳过或者打过疫苗的,也可能再次感染;
● 症状更像感冒:嗓子痛、低烧、咳嗽或根本没症状,容易被忽视;
● 传播依旧不弱:目前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泰国等地已成为主流毒株。
常规流行小高峰
预计6月下旬回落
病毒学专家、江苏省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所长常荣山指出,本轮流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群免疫屏障的减弱:上一轮大规模感染(2023年底至2024年初)已过去一年,多数人因自然感染获得的抗体正在消退;2025年初的流感又相对低迷,为新冠病毒的传播腾出了空间。加上疫苗加强针接种率不高,整体免疫防线显得松动。
据香港卫生专家孔繁毅教授判断,这一轮感染高峰预计在5月下旬前后达到顶点,整体持续6~8周。
结合目前中疾控的监测数据,内地新冠阳性率自4月初(7.5%)持续上升至5月中旬(16.2%),已接近高点,整体趋势与港澳基本同步。
常荣山也指出,本轮高峰大致落在5月中旬,预计6月初全国阳性率将回落至8%~10%,6月下旬降至5%以下,整体回落速度较快,不会对高考等重要节点构成影响。
综合来说就是,这波小高峰正在接近顶点,过峰后,会很快下落,时间不会持续很久。
多病毒共存
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亦需警惕
除了新冠病毒这个“主角”之外,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在当前呼吸道样本监测中频繁“亮相”,成为较为常见的主要病毒。
监测数据表明,鼻病毒检测阳性率处于平台波动状态,主要影响人群为14岁及以下的儿童群体,这可能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有关。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则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在0~4岁病例组中,这两种病毒的阳性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第14周~18周呼吸道样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
第18周呼吸道样本主要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年龄组差异
多地疾控发声
保持良好习惯,做好个人防护
“最近两个月,我们确实感受到了新冠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抬头趋势,然而,这种变化并没有达到显著的规模,而是保持在了一个相对合理和可控的范围内。”5月12日,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的多位感染科专家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新冠病毒感染通常在3~5天内自行缓解,但老年人仍面临重症风险,患病后仍不能掉以轻心。
多地疾控中心也在5月发布的健康提示中着重强调,需要密切关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发展态势。例如,郑州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随着5月气温的逐渐升高以及降水的增加,各类病原体进入了活跃期,传染病传播的风险显著增高。市民需要重点防范新冠病毒感染等传染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提醒,高危人士如本身有健康问题或免疫力低的人士,应采取额外保护措施,可以考虑接种疫苗,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防护指南
轻松五步走,感染也别慌
👉第一步:个人防护
在商场、地铁、医院等人从众的场所,建议戴上口罩,隔绝病毒。
👉第二步:保持社交距离
少去人挤人的地方,外出时与他人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
👉第三步:通风换气
室内场所早晚各通风半小时,让病毒没地方藏身。
👉第四步:健康生活小习惯
均衡饮食:多吃肉蛋奶,搭配鲜果蔬,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别熬夜追剧到天亮!
适度运动:每天适度运动30分钟,让身体活力满满。(注:康复期别剧烈运动哦)
回家洗手:外出回家后用洗手液洗手,细菌病毒全拜拜。
👉第五步:健康监测
如果身边的人出现发烧咳嗽,建议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因为你很可能会被感染。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别硬撑,及时看医生!
如果出现发热、咽痛、肌肉酸痛等新冠症状,别害怕!目前新冠的重症率很低,及时就诊,早期用药,疗效显著!治疗期间多喝水,保证营养,保持好心情,就是最好的“自愈神器”。
感染新冠后建议居家休息,如果期间非要出门,记得戴上口罩,防止传染给他人。
本文综合整理自:四川疾控、健康时报、丁香医生等。
来源: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