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精彩回顾】《协和医学杂志》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专栏60篇成果集萃首发纪念暨方法学研讨会圆满落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13:14 2

摘要:2025年5月14日,由《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循证评价与指南研究创新单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科研处协办的“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方法学研讨会”在北京协和医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2025年5月14日,由《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循证评价与指南研究创新单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科研处协办的“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方法学研讨会”在北京协和医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协和医学杂志》青年编委、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张丽帆副研究员主持,采用线下+线上直播形式进行,“协和医学杂志”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视频号在线直播观看人数共突破8000人次。

主持人:张丽帆 副研究员

会议荣幸地邀请到该领域四位权威专家授课,分享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的核心理念、前沿方法与实践应用,现场专家参与点评,线上线下互动热烈,参会人员积极与专家讨论,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学术氛围浓厚。

北京协和医院 彭斌 副院长

北京协和医院彭斌副院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循证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为临床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引。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团队在《协和医学杂志》连续发表临床实践指南相关学术成果共计60篇,这些成果为我国指南从理论到实践转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希望专栏能够一直持续下去,继续传递循证医学领域学术进展和研究热点。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 刘晓清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刘晓清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是连接证据与临床实践的纽带。《协和医学杂志》创建了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方法学专栏,向临床医务人员传递循证医学领域前沿理念,也推动了循证医学学科的发展。纪念合集不仅是对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专栏八年深耕的学术积淀与方法学探索的见证,更是中国临床实践指南标准化进程的里程碑。期待未来杂志持续关注并跟进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领域最新进展,为读者提供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内容。

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 陈耀龙 教授

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陈耀龙教授对《协和医学杂志》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专栏60篇系列文章的策划、成果及展望进行汇报。文章累计下载量3万次,总引用量639次,篇均引用量10.8次(2025年4月3日,中国知网数据)。其中,《如何区分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单篇被引量高达101次,《正确理解、制订和使用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实践指南的改编》《如何应对指南制订中的利益冲突》等6篇文章被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管理规范引用。

学术期刊专栏是学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JAMA“医学文献使用者指南”专栏自20世纪90年代起发表40余篇论文,聚焦循证医学理论和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医学文献,推动了循证医学的全球传播。《协和医学杂志》于2018年首次在国内开设“临床实践指南”专栏,聚焦国内外指南现状、方法、挑战与机遇,促进了临床实践指南方法学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未来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医患共同决策、伦理、法律、卫生经济学等在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应用,邀请多地域、跨学科专家学者碰撞思想、凝聚共识,将专栏打造为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精品栏目。

彭斌副院长(左)、刘晓清教授(中)、陈耀龙教授(右)

彭斌副院长为刘晓清教授和陈耀龙教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

纪念合集

《协和医学杂志》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专栏60篇成果集萃首发纪念

《AI在循证临床决策中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陈耀龙 教授

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

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陈耀龙教授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在医疗科研与临床实践中的能力边界与伦理挑战。陈教授指出,AI已深度渗透至医学科研、诊疗等领域,如虚拟细胞、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循证医学。然而,AI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仍需谨慎。研究显示,AI结论尚未完全获得临床信任。他强调,当前可以应用AI进行文字翻译、文献阅读、基本办公、科研思路辅助、把握学术动态等基础工作;但不能应用AI直接生成学术论文、进行诊疗决策、患者教育及处理患者资料和内部数据。最后,陈教授呼吁通过AI驱动指南制订与评价的标准化,推动证据科学进入“智能循证”时代。

第二讲:追本溯源,回归初心

《循证医学: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

刘晓清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内科学系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刘晓清教授讲述了循证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并结合临床工作实践系统梳理循证医学的核心步骤:如何提出清晰的临床问题、高效检索最佳证据、批判性评价证据的真实性、适用性和重要性,并最终将可靠证据与临床经验、患者价值观相结合,做出明智决策。

第三讲:荟萃证据,走向确定

《一锤定音:Meta分析如何解决临床干预的不确定性》

葛 龙 教授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葛龙教授以《一锤定音:Meta分析如何解决临床干预的不确定性》为题,系统阐释了Meta分析在临床研究中的核心价值与前沿挑战。葛龙教授指出,Meta分析作为“最贴近医患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整合全球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全面的结论。葛龙教授以COVID-19治疗为例,展示了Meta分析在复杂干预中的突破性作用:针对57种抗病毒药物的1596个对比组数据,网状Meta分析能够精准定位瑞德西韦等药物的疗效差异。此外,面对临床实践中的两大困境:(1)临床干预众多,疗效差异如何?(2)如何基于群体证据进行个体化推荐?葛龙教授也通过BMJ快速推荐制订的案例给出详细解答。

第四讲:循证落地,实践指南

《循证赋能临床实践指南:以风湿领域为例》

田新平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田新平教授将以风湿免疫领域为例,展示循证医学如何“赋能”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更新与评价。田新平教授分享了过去10年间,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与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团队深度合作,制订的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高质量循证指南,以及如何进一步通过STAR评级,推动中国风湿免疫领域指南质量不断提升。

点评 · 专家

《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 李娜 副主任

《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李娜副主任对大会进行总结,感谢专家们的精彩分享,感谢线下线上参会人员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并表示,《协和医学杂志》将继续做好学术服务,努力为学者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

本次会议既是见证《协和医学杂志》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专栏60篇里程碑的学术积淀,更是探寻临床证据生产与转化的未来之路。

1

1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

方法学研讨会

2010年创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已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被 Scopus 和 DOAJ 数据库收录,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协和医学杂志》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引用,但需取得本平台授权。如您对文章内容及版权存疑,请发送邮件至medj@pumch.cn,我们会与您及时沟通处理。图文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以盈利为目的;科普内容仅用于大众健康知识普及,读者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自行处置,以免延误治疗。治病就医相关需求请于北京协和医院APP线上或线下就诊。

来源:协和医学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