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安全的小防线也不该失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14:02 1

摘要:无论是在餐厅享用美食,还是通过外卖平台点餐,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从业人员都需要持有健康证方能上岗,这是从事餐饮等行业的硬性要求。健康证虽小,却事关重大,它承担着保障公众健康安全、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使命,是公共卫生安全的一道防线。

无论是在餐厅享用美食,还是通过外卖平台点餐,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从业人员都需要持有健康证方能上岗,这是从事餐饮等行业的硬性要求。健康证虽小,却事关重大,它承担着保障公众健康安全、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使命,是公共卫生安全的一道防线。

然而,近年来健康证造假问题层出不穷,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特别是近日央视曝光的健康证办理乱象令人不寒而栗。

令人担忧的健康证造假乱象

《财经调查》记者发现在一些医院和体检中心,存在不少违规操作。例如,在天津仁泰体检中心,记者互换身份体检,全程竟无人核对信息,而且还取消了内科体征检查,短短三天就办出了一张“替检”证件;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华晨医院更是离谱,直接略过核验身份环节,“女替男检”无人质疑,体检表不仅无照片,信息还是手写的。南宁第六人民医院、沈阳康民医院、郑州金水慧慈医院都存在体检项目“缩水”。

不仅如此,网络上制售假健康证的现象也十分猖獗。只需提供照片、姓名、生日等简单信息,花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就能买到外观与真证几乎无异的假健康证,而且这些假证还能轻松通过外卖平台的审核。部分餐饮企业对员工健康证真伪持漠视态度,有的店长对新员工健康证真假不闻不问,有的甚至直言“无所谓”。

以上种种,无疑助长了“健康证造假”这股歪风。

健康证造假危害巨大

健康证造假,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健康证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可靠盾牌,然而造假泛滥,患有霍乱、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带病人员,就可能混入食品、餐饮等行业,直接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大大增加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从行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真假不明的健康证充斥市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某些造假企业以违规手段获取非法竞争优势的行为挫伤了合规企业的积极性,也削弱了行业标准的约束力,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不公平现象,阻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这也让公众对相关行业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影响行业的整体形象。特别对连锁餐饮企业而言,一旦因涉假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将会波及整个企业的声誉。

造假健康证为何能“横行”?

健康证造假问题不断,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其一是医疗机构的严重失职。部分医院和体检中心在利益的驱使下,将健康证体检变成了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不仅存在体检过程中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的猫腻,甚至还与劳务中介勾结,参与造假,全然不顾行业规范和公共安全,这些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也反映出其职业伦理的缺失。

其二是监管体系的漏洞,给了造假者可乘之机。一方面,健康证缺乏全国统一的防伪系统和信息平台,使得假证能够轻易蒙混过关,而餐饮等行业内部对健康证重要性认识不足,审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假证泛滥;另一方面,卫生监督部门对体检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飞行检查频次不足,对违规行为处罚不够严厉,无法形成有效震慑,使得违法违规行为长期存在,甚至成为一种行业司空见惯的“潜规则”。

其三是部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为了贪图便宜、省事,或者因自身有疾病无法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健康证,便选择伪造健康证明。而且有的假健康证也印有辅助验证真伪的二维码,扫码后出现仿冒的核验网站,这些造假网站“验证”了假证不假,让人觉得可信度“高”。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也是健康证造假现象难以杜绝的原因之一。

其四是办理健康证的时间“太慢”。“走了一遍流程,发现健康证并不是当天就能办理。有时上午人多,当天的体检不一定能排上。体检结束,有的通知3-5天来拿结果,而免费的公立医院,因为来办的人多,时间可能更久。”据了解,有些外来务工者等待办理健康证的时间要7-10天,相当一部分餐馆等不管食宿,无形中给务工者增加了房租等生活成本。出于节约成本考虑,部分管理人员如经理、领班就会主动组织从业人员购买假健康证,节约时间。

整治造假乱象要打“组合拳”

要彻底整治健康证造假这一顽疾,必须多管齐下。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体检机构的监管力度,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将健康证办理纳入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违规体检机构实行“一票否决”,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和造假行为,立即严肃处理,吊销相关资质,并依法依规对涉事人员进行严厉问责,大幅提高其违法成本。此外,还要加强对餐饮、外卖等行业的监管,督促企业严格审核员工健康证,对使用假健康证的商家和从业人员进行严厉处罚,有力震慑不良行为。

同时,要完善健康证核验系统,利用大数据、人脸识别、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健康证信息平台,实现体检信息的实时录入、更新与共享,确保健康证信息真实可查,让假健康证无处遁形。如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了伪造证照行政监管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开展类案监督,力求打破区与区、医院与医院间的信息壁垒,打通核验堵点,推动健康证明领域长效治理。

另外,办理健康证件的医院或是体检机构应当在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件的流程上给予便利,如提前预约,及时告知体检项目,提高体检效率;简化流程,缩短出证时间,节约从业人员成本等等。为健康证的办理打开一条“便捷大道”。

开展多种渠道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健康证重要性的认识也势在必行。可以借助宣传活动,增强餐饮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和从业人员遵规守法的自觉性,形成全社会重视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良好氛围。畅通线上线下举报渠道,设立有奖举报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对发现的健康证造假行为及时举报,营造零容忍造假、全民监督造假、合力围剿造假的高压氛围。

健康证与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绝不能让假证蒙混过关。唯有强化全流程监督,严惩造假产业链,确保每一个持证人都名副其实,才能筑牢公共卫生安全的坚固防线,守护好老百姓的健康底线。

(文/千寻)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客观理性分享观点,无不良引导,请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来源:学习大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