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火未息,泥土有温度:佛山石湾以“守”与“创”唤醒陶艺生命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5:25 3

摘要:走进佛山石湾,一股泥与火交织而成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从五千年陶文化的深厚底蕴,到当代陶艺在城市更新中的精彩回响,石湾陶瓷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文化形态。近年来,佛山坚持“原真性保护、活态化传承、创新性融合”的发展路径,全面推进石湾陶艺的保护、传承

走进佛山石湾,一股泥与火交织而成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从五千年陶文化的深厚底蕴,到当代陶艺在城市更新中的精彩回响,石湾陶瓷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文化形态。近年来,佛山坚持“原真性保护、活态化传承、创新性融合”的发展路径,全面推进石湾陶艺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激发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对话,让这门古老技艺焕发出难能可贵的生机。

原真性保护:守住文化根与脉

位于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的南风古灶,是世界上连续使用至今最古老的柴烧龙窑。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五百年来窑火不熄,被誉为“陶瓷活化石”。景区内不仅保留了龙窑、高灶等珍贵古陶设施,还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岭南传统巷道结构,以及与制陶文化相关的文物遗迹。

南风古灶

如今的南风古灶,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通过恢复历史风貌、设置“古窑映像”等活态演示点,游客可近距离体验拉坯、施釉、柴烧等传统技艺,感受石湾陶艺的独特“烟火气”。同时,当地通过政策扶持与非遗传承体系建设,保护包括石湾陶塑在内的多项非遗技艺,构建起“留形、留技、留人”的原真性保护体系。

这不仅仅是“修旧如旧”,更是对是文化根脉的“唤醒与守护”。漫步青云巷,轻抚古灶神榕下的红砂岩石,仿佛穿越百年时光,聆听窑火与泥土的低语。

活态化传承:让技艺薪火相传

如果说南风古灶是“陶都的记忆”,那么8号艺术码头,便是这份记忆在当代的鲜活演绎。

作为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的新址,8号艺术码头不仅承载着68年的企业传承,也被誉为佛山陶艺人才的“黄埔军校”。这里老中青三代陶艺人齐聚共创,创作不断。园区内设有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亚太大师馆、美陶艺海等多个展示空间,系统呈现石湾陶的发展脉络与艺术成就。

50年代的广州人民美术社(石湾美术陶瓷厂前身)

“新美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不只是历史陈列的空间,更具备教育、科研、培训等多重功能。通过陶艺夏令营、非遗研学、企业体验日等形式,8号艺术码头把陶艺带入日常生活:孩子可以捏制公仔、青年能体验拉坯,游客也可带走一件亲手制作的陶器纪念品。

陶艺不再局限于玻璃罩内的展品,而是变成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艺术。这种“活态化传承”,让石湾陶不再是“老祖宗的手艺”,而成为年轻一代创作、表达与生活的一部分。

创新性融合:打造陶艺新场景

在石湾陶瓷文化传承之路上,近年来的“美陶湾·柒号陶仓”无疑是亮点之一。这个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园区,完成了从“工业锈带”到“城市秀场”的精彩转身。

美陶湾·柒号陶仓

柒号陶仓的前身,是上世纪石湾建国陶瓷厂的原料车间和仓库,曾是全国釉面砖产量最大的厂房。如今,这片老旧工业空间通过城市更新与文化赋能,已成为集艺术创作、人才孵化、陶艺展演于一体的文创高地。园区引入了魏华、潘柏林、王榕茂等陶艺大师工作室,同时吸引大量青年陶艺家和高校师生入驻,传统与现代在此交汇碰撞,灵感频现。

园区还打造了“原仓剧场”“忠信96柴烧营”等创新空间,策划“南风集”创意市集、“Art in Summer”艺术周、“柒号陶仓创作工作营”等活动,形成艺术展览、表演、市集、教学四位一体的内容生态。韩国艺术家金生花、大湾区剧团Project Ourboros等团队在此驻地创作,促成跨文化的交流与灵感激荡。

柒号陶仓陶瓷烧成中心已对外开放

在这里,石湾陶艺与现代设计、表演艺术、时尚生活深度融合,一件陶器不再是静态物件,而成为与城市空间、观众情感互动的“活物”。这正是“创新性融合”的意义所在——不是舍弃传统,而是激发传统的当代表达力。

社区参与:让居民称为主角

近三年来,佛山石湾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注重青少年的陶艺体验,通过创新活动形式、整合多元资源、注重人才培育、促进社区治理,构建出多维立体的陶瓷艺术社区生态圈。

石湾三小开展陶艺体验活动

日前,石湾忠信社区党委召开会议,围绕盘活闲置社区公共服务用房、引入“社区合伙人”推动陶瓷作品销售等议题展开探讨。主办方希望将闲置空间打造为城市橱窗或直播间,展示陶艺文化,营造陶艺主题消费场景。

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人才智囊团等机制,集思广益,探索“社区合伙人”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再用产业反哺社区建设。

与此同时,石湾镇街道还策划了融合“行走的真人博物馆+重拾非遗宝藏+城市漫步印记”的路演活动,让居民在完成互动任务过程中,沉浸式领略陶艺文化的魅力。

居民陈小姐分享道,社区亲子陶艺活动通过暖场游戏、知识科普与创作体验等环节,不仅提升了孩子的艺术素养,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此外,石湾镇街道还充分整合资源,开展“文化+志愿+赋能”系列志愿服务,邀请专业陶艺教室、中国陶瓷设计一级技师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指导与支持。

在绿景社区,一场亲子陶艺活动热闹开展,孩子与家长一同“玩泥巴”,在双手捏塑之间感受陶土的温度与魅力。活动设置了暖场小游戏、陶艺知识科普,还融入了创意相框制作等花式“玩陶”环节,深受居民喜爱。类似的亲子陶艺体验还在惠景等其他社区展开,成为弘扬陶艺文化、增进家庭互动的特色活动。

石湾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挖掘热爱陶艺的党员与青少年,发挥其特长,让他们成为本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街道也将为青年群体开设夜校课程、开展技能培训,助力青年就业创业,培育陶艺传承的青春力量。

文、图|记者 黄松炜 梁正杰 通讯员 石湾宣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