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第一!向阳桥小学的“小史官”秘笈藏不住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15:57 2

摘要:“童迎世运 志伴成长”,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本活动旨在面向全市少先队员,开展成都历史文化知识普及,少先队员可自愿参加。随着初赛答题进入倒计时第3天,全市已经有5.5万余名少先队员踊跃报名。龙泉驿向阳桥小学以

“童迎世运 志伴成长”

第三届寻找 “蓉城红领巾小史官” 暨

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

线上知识答题竞赛初赛

倒计时最后三天!

最后的冲刺机会

千万别错过!!!

“童迎世运 志伴成长”,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本活动旨在面向全市少先队员,开展成都历史文化知识普及,少先队员可自愿参加。随着初赛答题进入倒计时第3天,全市已经有5.5万余名少先队员踊跃报名。龙泉驿向阳桥小学以亮眼的表现脱颖而出,成为目前全市报名人数最多的学校!在去年第二届“小史官”活动中,该校报名参赛人数在全市中小学中也排名第一。

作为在成都历史文化传承与传播领域表现突出的“明星”学校,向阳桥小学究竟有何“独到之处”?近日,红星新闻网记者专访了该校党总支书记刘延美,深入走访师生,探寻背后的“文化传承密码”。

▲龙泉驿向阳桥小学风光。图片来源:龙泉驿向阳桥小学提供

01

紧抓“小史官”实践机会

家校联动一起学微课

成都市龙泉驿区向阳桥小学创办于2018年,在校少先队员3000余名。第三届“小史官”线上答题系统后台显示,目前该校报名人数超过2000人,全校60%以上的少先队员争当“小史官”。

如此高的报名参赛比例是如何做到的?向阳桥小学党总支书记刘延美介绍,学校坚持“根植天府文化,舒展自由生命”为办学理念,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史官”活动就为学校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文化在场”的场景,15期微课是活动主办方为学校精心打造的成都历史文化应知应会“教材”。学校抓住类似“小史官”这样的实践机会,将天府文化的种子播散在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触摸到成都千年的文明脉搏,共同去探寻“何以天府”的答案。

▲龙泉驿向阳桥小学校党总支书记刘延美。图片来源:红星新闻网

“为保障‘小史官’活动实效,我们构建学校、班级、家庭三个维度的推进体系。”刘延美书记介绍了三个小妙招:

在“小史官”活动启动之际,将活动信息通过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全校广播,让每一位少先队员知晓活动信息。

在每周队会课上,开展以“成都故事会”为主题的专题课,播放“小史官”微课,由辅导员老师进行讲解,让孩子们学习家乡历史文化知识。

家校协同育人,共同推进微课学习。学校将微课和活动信息分类整理,及时、准确发送班级群,确保家长能第一时间知晓,供其了解与选择。

“我们没想到,家长们也在群里展开了对成都历史文化的热烈讨论。”刘延美书记感叹,“文化传承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家校共育的生态循环。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过程,也带动家长的兴趣。现在我们变成小手拉大手,让孩子和家长一起了解大美成都。”

02

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

“小史官”变身讲解员

漫步校园,向阳桥小学文化氛围浓郁,众多主题鲜明的文化墙边,有不少预备“小史官”学习的身影。

▲第三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暨第八届成都红领巾故事会活动启动。图片来源:成都市地志办

少先队员邹承峻告诉记者:“每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会一起看微课、听微课。从微课中,我了解到成都有帅气的歼-20,今年火爆的哪吒也出自成都,成都还有非遗漆画……”

▲少先队员邹承峻。图片来源:红星新闻网

“我去年参加了‘小史官’活动,妈妈带着我,我带着同学们,跟着微课,参观了杜甫草堂、武侯祠等很多地方,以后还要去更多的历史文化地标!”少先队员许羽童兴奋地告诉记者,一定要做一位“知成都,爱成都”的少先队员!

少先队中队辅导员胡林凤认为,“孩子们参加‘小史官’最大的驱动力来源于学校营造的文化氛围,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文化求知欲,许多学生主动收集成都故事制作成小报,同时孩子们也很期待每周队会课上微课学习。”通过几届红领巾小史官活动的推行,全校师生对家乡更加热爱,文化自信也增加了不少。

胡林凤老师骄傲地介绍:“我们的‘小史官’还走出学校服务于成都的博物馆、文化场馆,成为小小文化讲解员,真正实现了‘知家乡史、筑家国情’的育人目标。”

▲龙泉驿向阳桥小学少先队中队辅导员胡林凤。图片来源:红星新闻网

03

打造“善创乐雅勤” 五大课程

期待共建“方志阅读空间”

除了积极参加“小史官”活动,向阳桥小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还有哪些经验做法?刘延美书记告诉记者,向阳桥小学还打造了“善创乐雅勤”五大课程体系,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助力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我们在德育课、队课、语文课等课程设计中均涉及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课。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制作美食,记住家乡的味道。“比如,端午节要到了,孩子们会在校园里进行一个包粽子大赛;清明节的时候,会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做青团。临近过年放假的时候,老师、家长、孩子,会在校园内一起包水饺。”刘延美书记说道。

“通过研究儿童心理学,我们知道儿童时期的成长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在儿童时期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会一直保持下去。‘小史官’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对成都历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刘延美书记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情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还要组织孩子们到方志馆等文化空间进行现场教学,让孩子们从小知成都、爱成都。”

除了积极参加“小史官”系列活动,刘延美书记表示,学校将持续用好“小史官”资源,未来希望能与成都市地志办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更多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课程、喜爱的活动。“希望能与市地志办共建‘方志阅读空间’,一起开展更多历史文化知识普及活动。”刘延美书记充满期待。

来源:成都方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