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值11.4亿!中国黄连第一镇“苦药”产业“甜头”多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6:40 2

摘要:“以前种黄连全凭经验,怕病害、愁销路,现在技术、销售都有保障。”建南镇容貌村种植大户江宇感慨道。作为第三代“黄连人”,他见证了村里黄连产业的蜕变——从分散种植到规模化经营,80亩黄连田全部接入村集体公司的物联网系统,土壤湿度、光照等数据实时监测,施肥、病虫害防

在中国传统药材中

黄连以“清热燥湿之王”著称

利川市建南镇作为“中国黄连第一镇”

年加工干黄连达2500吨

占据全国市场重要份额

这一成绩的背后

是当地通过产业升级、科技赋能和三产融合

让传统“苦黄连”变身

“金产业”“甜经济”

的生动实践

抱团发展:

破解小农经济困境

“以前种黄连全凭经验,怕病害、愁销路,现在技术、销售都有保障。”建南镇容貌村种植大户江宇感慨道。作为第三代“黄连人”,他见证了村里黄连产业的蜕变——从分散种植到规模化经营,80亩黄连田全部接入村集体公司的物联网系统,土壤湿度、光照等数据实时监测,施肥、病虫害防治均有科学指导。

2024年,建南镇推行“集体经营公司”改革,箭竹溪片区8个村联合成立肇建于南生态农业公司,整合3000余亩零散药田,并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的产业闭环。

“过去我们沿用传统种植方式,产量低、品质不稳定。”黄连种植户王中连说,“现在采用标准化管理,不仅产量提高20%,农药成本还降低了30%。”

肇建于南公司经理吕碧权算了一笔账:科学种植使每亩增收超4000元,订单收购价比市场价每公斤高出2元,农户收益显著提升。

科技赋能:

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在建南镇黄连产业园,传统药材正焕发新活力。湖北硒盛源药材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黄连被加工成含片、面膜基液、花茶等多元化产品。电商直播间里,黄连花茶成为热销单品,单日销售额突破50万元。

“黄连不仅是药材,更是高附加值产业的原料。”湖北硒盛源公司负责人陈诚介绍,公司开发的黄连含片直供北京同仁堂,提取物应用于化妆品、日化产品,产业链延伸使黄连附加值提升5倍以上。

与此同时,建南镇正加快推进数字化农业建设。5G传感器监测万亩种植基地,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程溯源,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现代化产业园逐步成型。

三产融合:

激活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黄连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建南镇瞄准大健康产业,规划建设集药材交易、健康旅游、科研转化于一体的黄连康养小镇。投资1.2亿元的黄连产业研究院即将动工,与武汉光谷生物城合作的“飞地实验室”已启动黄连抗癌成分研究。

集体经济也在产业升级中焕发新生。容貌坪村党支部书记吕碧权介绍,村集体经营公司去年收入突破20万元,预计今年将进一步增长。丰竹坝村则通过建设烘干厂,将鲜黄连加工损耗从15%降至5%,带动村集体增收超10万元。

2024年,建南镇黄连产业产值突破11.4亿元,带动32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从传统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康养旅游,这条“种植链+加工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之路,让建南镇的“苦黄连”真正变成了富民强村的“金产业”。

如今

这座曾经的深山“黄连之乡”

正以科技化、品牌化、数字化的创新实践

将千年黄连的苦涩淬炼成乡村振兴的甘甜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