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月,预防登革热,你我共同行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7:10 2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40%以上人口(约25亿人)面临登革热风险,每年约50万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

近年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和人员流动的增加

登革热疫情

在全球范围内

呈现扩散和加剧的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40%以上人口(约25亿人)面临登革热风险,每年约50万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

登革热的危害与传播途径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出血热,其病毒有四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疾病表现。登革热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皮疹和出血等,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即使患者治愈后,也可能出现长期的身体不适和后遗症,如关节疼痛、肌肉无力等。此外,登革热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早产、流产等。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登革热的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通常在清晨黄昏时活动,当蚊子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再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人。值得注意的是,登革热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突发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或40摄氏度。

三痛:剧烈头痛、眼后疼痛、全身肌肉和关节剧痛。

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这是由于发热和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

皮疹:通常为红色斑丘疹或点状出血疹,先出现在四肢,随后可能扩散到躯干,可能伴有瘙痒,按压后不褪色。

登革热的症状可分为三个阶段

登革热的症状可分为三个阶段

发热期:突发高热,持续2-7天;

危险期:退热后可能出现血浆渗漏,持续24-48小时;

恢复期:症状缓解,可能出现疲劳、皮疹等。

感染登革热后怎么办

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具体的症状及住家周围是否有人感染登革热的情况。

如果近期有国外和省外工作或旅游史也主动告知医生,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检测。

蚊媒孳生高危区

社区

花盆托盘/空调冷凝水/堵塞的排水沟。

农村

废弃轮胎/竹筒/未加盖储水罐/水坑水洼。

家庭

水培植物/泡菜坛沿水/积水的闲置容器。

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助力登革热防控,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1、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消除蚊虫孳生地

爱国卫生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消除蚊虫孳生地。组织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通过清理垃圾、消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地等措施,改善环境卫生状况,降低蚊虫密度,从而减少登革热的传播风险。

例如,在社区中,组织居民开展翻盆倒罐清积水活动,及时清理花盆托盘、花瓶、水桶等容器中的积水;对小区内的草地、湖体、沟渠等容易孳生蚊虫的地方加强消杀力度。

农村地区,对背街小巷、绿化带、空置地、道路沿线、村居周边的垃圾杂物、卫生死角、排水渠等进行清理清洗,清除各种易造成雨后蚊幼孳生的积水容器。

居民家中,对水养植物、花盆托盘等容易积水的地方,要定期换水;闲置容器应倒置存放,避免积水。

2、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

需外出至树荫、草丛、公园等户外阴暗处蚊子密集地方,建议穿长袖长裤预防蚊虫叮咬。也可以涂抹驱蚊剂,以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登革热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居史和是否被蚊虫叮咬。

此外,居民家中还可以在窗户和门上安装纱窗,防止蚊子进入室内;使用电蚊拍、灭蚊灯、蚊香液等灭蚊工具。

内容来源:佛山疾控 广东疾控

图文仅用于健康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