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局会是每个月都有,但是不同月份的局会有不同的意义,可以看我写的文章《紧跟国家政策要关注哪些会议》。
都知道以后要发展高科技,但是没有学历的怎么办?答案是:你要看国家怎么给你指的路。
国家指的往往是目前还比较稀缺、想要壮大的。你看,这不就是经济学里讲的供小于求吗?
这次的政策是来自于4月25号的局会。
局会是每个月都有,但是不同月份的局会有不同的意义,可以看我写的文章《紧跟国家政策要关注哪些会议》。
25号的局会透露出关于股市、房产、房价、民生、就业等等很多信息,不太好公开讲。我在圈子里写了5500字的分析了。
但有一点是非常值得大力去公开讲的,就是对小老百姓,没有学历,进不了科创行业,到底去哪个行业好?
局会点名之后,到57金融发布会上已经立马落地5000亿了,就可以看到重视程度是非常之高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注意收藏保存。
01第一,这条重磅政策叫【设立5000亿服务与养老再贷款】。
为什么有用呢?大家都知道银行经营的是放贷业务,假设工商银行给不同的企业放贷,你如果给过剩产业放贷,肯定得操心能不能赚到钱这件事。
4%的贷款利率、4.5%的贷款利率,够不够银行的成本呢?那如果不够银行的成本,这贷款不就亏本了吗?
但是,如果是政策点名的这些行业,你对这种行业放贷,如果放了5000亿给他们,贷款利率3.5%,银行立马就可以把这堆贷款合同打包给央行,央行立马就可以还给他500亿,并且只收1.5%的利息。
所以问题来了,小学算术题:请问银行自己掏钱了吗?银行能赚多少钱呢?银行高不高兴呢?
如果你能算明白这笔账,你就会发现银行会抢着放,别说3.5%了,可能2.8%的贷款利率他们都愿意啊。所以,资金密集涌向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就利好。
服务和养老项下会有几个细分赛道,就是创业非常好的选择了,是哪几个?咱们注意往下看,注意收藏保存。
02第二点值得注意的是,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要扶持服务和养老呢?怎么不去扶持房地产了呀?
只有你想明白这一点,才会预判到政策支持到底会持续多久,是短期利好还是长期利好。
如果看数据呢,大家会发现,目前我国的消费,比如车子、电器、手机电脑、水果蔬菜等等,很多东西的人均消费量,已经比美国还高了。
所以,有可能并不是刺激政策不够狠,而是很可能实物消费已经快要到天花板了。所以发展服务业才能更有效地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才能够让经济更好地有增速。
那关键来了,以下的建议来自于你们的珍姐,我的个人建议啊,本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服务行业,具体有哪些可以做?
像是传统的餐饮、美容美发、按摩这些已经很多了,不要去内卷,别去做这些竞争压力特别大的领域。建议大家重点关注旅游、文化演出、体育消费、养老服务、家政、社区级别的医疗。
这其中又有哪些具体的细分项目,普通人是可以做的?内容特别多,视频里讲不完,我们放在圈子里说。
另外,还有一些之前已经拆解过的相关项目模式,大家可以按照编号去圈子里面搜索阅读,内容现在依然是有效的。
03其次,我们再说一下养老行业。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老龄化社会,所以这一块市场非常的大。现在,国内的老年人有4亿,未来会增长到6亿。
这个数字比整个欧盟的人口还多,你要知道美国人才3亿人。再说美国人的存款还不如很多老年人的退休金高呢。
你把这么多的老年人想象成一个有4-6亿人口、没有房贷车贷压力、每个月有养老金收入可以全部花光的一个全新的国家,那这个国家的外贸是不是非常吸引人?
来自你们的珍姐我给的特别重要的提示:养老行业不要只盯着养老院。
要把老年人当成是一个外国人,比如说,他们是蓬莱国人,你要进军这个4-6亿的蓬莱国市场,你是不是得学习蓬莱语,也就是学老年人的表达习惯?你是不是要研究蓬莱国人的饮食、穿衣等等各种习惯,开发出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举例来说,我就看到有一个90后的小伙,因为发现他的外婆忘记服药差点晕倒,就让他意识到老年人用药管理的问题。然后就带领团队开发了一个什么老年人的智能药盒,定时提醒吃药、语音播报等等。现在这个产品已经服务超过10万的老年人了。
从去年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开始,我就开始强调说养老行业的机遇来了,政策支持后面一波接一波。
具体哪些项目可以做,哪些项目不值得去做,我在圈子里写过挺多分析文章,很多具体建议,大家可以到圈子里去查看。
所以,如果你不是那种高科技的理工人才,想创业还是想找工作,你到服务与养老这两个领域去找找机会,会挺好的。
4月局会的政策文件里重磅信息还有很多,比如关于大A、关于楼市、关于民生等等,我总共写了11点5500字的解读内容,大家可以到我的圈子里查看。
来源:珍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