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球迷圈有个话题特别热:李小恒马上要回归了,浙江队那个叫王钰栋的小伙子越踢越来劲。现在看球的老铁们发现,咱们国字号前锋线根本不用愁,王钰栋、刘诚宇、蒯纪闻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已经能在中超站稳脚跟了。
最近球迷圈有个话题特别热:李小恒马上要回归了,浙江队那个叫王钰栋的小伙子越踢越来劲。现在看球的老铁们发现,咱们国字号前锋线根本不用愁,王钰栋、刘诚宇、蒯纪闻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已经能在中超站稳脚跟了。
王钰栋这赛季在浙江队踢主力,七粒进球的数据放在同龄人里绝对拿得出手。申花的刘诚宇更厉害,外援回来照样稳坐首发,每次上场都有存在感。海港的蒯纪闻虽然经常坐板凳,但每次替补上场都能搅得对手防线人仰马翻。这三个小伙子组成的国青进攻线,现在已经是各队后防的噩梦。
其实好苗子远不止这几个。鲁能青训营出来的杨皓宇、贺一然,在别的队都是主力级别,但回到自己母队反而要坐冷板凳。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教练组不给机会。就拿史松宸来说,明明能踢多个位置,非得按在右后卫位置上,这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
年轻球员的成长就像种庄稼,错过了播种季节就难有好收成。王钰栋为什么能爆发?人家在中超已经实打实踢了一年多。反观某些球队,打弱队三球领先都不肯换新人上场锻炼。像泰山队这种传统强队,现在还在靠三十多岁的老将打天下,自家青训出来的刘国宝、陈泽仕连大名单都进不去。
有意思的是,申花和海港这两年尝到了用新人的甜头。刘诚宇现在成了虹口足球场的宠儿,蒯纪闻每次登场都能引发球迷欢呼。但有些球队守着金山要饭吃,明明青训营里苗子扎堆,就是不敢往场上放。试想王钰栋要是生在泰山队,按崔康熙的用人习惯,估计现在还在预备队混日子。
日本J联赛的例子摆在那儿,十八九岁的新人照样能挑大梁。咱们的教练组总说年轻人经验不足,可当年武磊18岁就在中超大杀四方。现在的问题根本不是缺人才,而是缺敢用人的教练。浙江队敢把王钰栋当核心用,半年时间就练出了国家队级别的锋线尖刀。
俱乐部总说成绩压力大,但看看积分榜前列的申花、海港,哪个不是新人老将搭配着用?真正要命的不是用新人丢分,而是等老将跑不动了才想起换血。日本球队每年固定轮换30%的阵容,人家联赛水平照样亚洲顶尖。咱们要是还抱着"一套阵容打天下"的旧思路,别说冲击世界杯,亚冠资格都难保。
青训投入不能光看砸了多少钱,关键要看敢不敢给机会。鲁能足校这些年出了多少国字号球员?可自家一线队还在为U23政策发愁。好苗子就像刚出炉的刀剑,得多在实战中打磨才能成器。总把年轻人按在替补席上,再好的天赋也得荒废。
现在中超有个怪现象:外教带队成绩不好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留下的烂摊子还得俱乐部自己收拾。与其年年折腾换帅,不如踏踏实实培养几个能用的新人。王钰栋们的崛起证明,只要给够机会,中国球员完全有能力撑起国字号队伍。
说到底,俱乐部得想明白是要眼前的三分,还是未来十年的根基。老将终会退役,但年轻球员的成长窗口期不会等人。现在多给刘国宝、依木兰这些孩子踢比赛,过两年可能就是他们带着球队往前冲。这道理其实谁都懂,就看各队管理层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来源:记录美好生活一点号1